张欣朗读《从孩子想纹身,看何为真正的家庭教育》

张欣朗读《从孩子想纹身,看何为真正的家庭教育》

2022-08-04    09'54''

主播: 爱与幸福博客朗读

1054 8

介绍:
览,将在短期内失效。关闭 博文发表日期: 2022年8月4日 博文类型:生命觉醒反思类 博文朗读: 张欣 正文 从孩子想纹身,看何为真正的家庭教育 正文 爱与幸福虽然是做家庭教育的,但我们呼吁家长们“暂停家庭教育”。 因为,家庭教育成功与否有两个重要因素: 一个是前提:让“家庭教育”生长在“正能量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 家里有会爱的人,家里充满了爱和欢声笑语。 另一个是保障:父母“取得孩子的喜欢和信任”,孩子“真心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 家里每两个人的关系都正常,即伦理正常,有家规家风家教,孩子不需要教育,自然就好。 前提和保障没做到位,父母最好不要教育孩子,因为“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没有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今天,我们分享郑委老师的答疑案例,通过“孩子想纹身”这件事,看看父母如何做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学员: 儿子一直想纹身,我是反对的,儿子也还算听话,没有去纹身。 上周您直播时,儿子就让我连线,说问问郑委老师的看法。可是我当时没有勇气连线,今天我鼓起勇气想突破一下自己。 郑委老师: 好,你现在要问这个问题吗? 学员: 是。 郑委老师: 回答这个问题,我怕得罪你的孩子,因为我极度反对孩子纹身。 我跟我的女儿说:“你要尊重已经纹身的人,但是我不同意你纹身,因为中国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西方人纹身是彰显个性,对中国人来讲,纹身叫刺青,只有犯人才被刺青。这不是古板,这是我们的文化。 现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对我们的影响特别大,西方人活在个体中,中国人活在伦理关系中。我们是按西方人的标准生活,还是要以中国文化作为我们的行为准则,这是你们家首先要确定的。 我跟我的女儿讲: 第一,我是中国人,我也希望你是中国人。 中国文化是不提倡纹身的,因为你的身体不只是你的,你身体上的一丁点伤害,爸妈都可能心疼一辈子。 第二,据我了解,现在很多纹身的人都后悔了。 比如:考公务员,不让考;踢足球要带个袖套,不能让人看到纹身。因为在中国,很多人会认为纹身的人是坏人。 第三,纹身的人都是特别想展现自己的人。 对于 一些纹身的人来讲,很可能是对自己的认可度不够,要通过纹身来彰显自己。 我的孩子也会跟我讨论:“人要不要追求个性”的问题。 我会说:“可以追求个性,但是不能任性。你分得清楚个性和任性吗?” 现在很多父母都分不清楚个性和任性。 西方人追求个性,而现在很多的中国孩子把任性当个性。 没有道德的个性是任性,不考虑别人感受的个性是任性,如果你考虑别人的感受,你可以有个性;你有道德、有自律,你可以有个性,否则中国的主流文化不会接受你。 孩子想纹身,我认为你可以站在中国文化的角度坚决反对,这叫规矩,同时还要温柔地告诉他,你为什么不同意。 中国的父母限制孩子太多,却很少告诉孩子为什么限制他,这让亲子之间少了应有的了解和理解。 学员: 好的。郑老师,您说的这些,我可以给孩子听吗? 郑委老师: 我真心说,最好不要。 最好的家庭状态,是夫妻在这件事情上态度一致,你们和孩子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爸爸把握规矩,妈妈给予接纳。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跟父母冲突越来越大? 就是因为父母只想“怎么办”,不想“为什么”,然后发号施令要求孩子做或者不做,甚至加上一句:“我都是为你好,才不让你纹身。” 孩子心里想:“真为我好,就让我纹身啊,你根本不是为我好,你就是不想喜欢我纹身而已。” 父母要跟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不能纹身”,甚至一起去查找资料,求助高人,整个过程不是为了找出一个结果,而是让孩子理解父母是怎么想的,父母也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最后大家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这才是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原则。 结语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就没有专门针对孩子的教育。 中国古人的家庭是有家规的,家规针对家庭所有成员,全家人的方向都是学做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且古人认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的本质就是修道。 所以我们说,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自我成长的过程。父母走上正道,孩子自然就走上了正道。 中国父母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文化,更不在正道上,生活在中西方文化的夹缝中,一会儿中,一会儿西,流着中国人的血,说着中国话,生活在中国,又想让孩子追求西方人的平等、自由、快乐,那孩子不就不中不西了吗? 最后,我们想提醒家长们,让“家庭教育”暂停下来,先去做点家庭教育“前提”和“保障”的事儿。 没有前提和保障,父母最好不要进行“家庭教育”; 没有前提和保障,父母根本做不了“家庭教育”; 没有前提和保障,父母努力做的都不是“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