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时光     文/朗读   海平

煮茶时光 文/朗读 海平

2015-12-09    09'30''

主播: 海平老师

781 36

介绍:
前两日,朋友带回一套煮茶用的玻璃壶,说是用它煮茶喝,可以省去许多的麻烦。试着将红茶投入壶中,将温度调到适合的位置,尝试着慢慢地煮,果然,煮着的茶味儿与泡出来的茶味儿,滋味确实有些不一样呢。只是,这般煮着喝,好像缺了点什么? 理安道长也曾送我一把紫砂茶壶,并连同煮茶的红泥小炭炉一起带了来。生铁铸的雕花小柄,月牙般弯曲下来向上勾起,正好吊z着那把壶。闲暇时,点燃碳火,用泉水煮茶,那岩茶,在紫砂壶中被碳火煨着,缓缓地冒着热气,丝丝缕缕地散开来,茶香的味儿漂浮在空中,弥漫了整座小屋。一把好壶,炭火和山泉慢火煨煮的茶,又是一种味道,总是让人回味难忘的。 去年,下了场雪,很期待能够再飘下一些雪花,想着,可以用瓦盆接着雪花,将融化后的雪水储存起来,约三俩知己,围着红泥小炉烹雪煮茶,笑谈人生,如此率性而没有繁冗的方式,也许是最没有约束的烹茶方式了,那煮出来的茶水定也是很稀罕的,遗憾的是,冬天就这样过去了,期待的那场雪再也没有落下来。 说起雪水煮茶,想起《红楼梦》里妙玉给宝玉喝的那杯茶,水,是妙玉存了五年的梅花上的雪水,藏在地里总舍不得吃,如今开瓮用来煮茶,宝玉便觉清茶有味,还带有淡淡的花香,于是赞不绝口。不得不感叹古人对生活的精致态度,借助天地之精华,赋予生活独特的魅力。 当茶被人们做为修心、修禅道的必属品之后,已经很少有人用来煮着喝了。更多的是观注着它在茶席间精致物件的摆放,抑或铺一条与之相匹配的扎染土布,习惯地为每个冲泡茶的动作起上好听的名字,欣赏着端起与放下的柔和与从容,习惯小口嘬着、抿着,安静而庄重。 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遗忘“茶”作为“和”的主题,在品茶的同时,感受茶的淡泊与宁静、平等与尊重;我们会不会忽略喝茶的内在禅意,而在乎那些繁杂的客套。于是,在这样的冬夜里,尤为怀念那些好茶之人,在茶席间的推杯把盏中,感念茶水融入口中的韵味,茶杯盖上遗留的香味儿,以及品茶席间的无我状态了。在那种氛围里,总能找到适合的话题,凝结成一幅安详的画面,让和顺的心态蔓延在氤氲的水汽中,淡然飘过。 煮茶,也应该是有讲究的,不是什么样的茶都可以用来煮的,也不是用什么样的水都能煮出好茶来的。“寒夜客来茶当酒“,越发向往煮雪烹茶的意境了,那种豪迈中体会到的茶的美好,也该是有所讲究才好的。 正如茶圣陆羽所言:“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而最为适合的水应该是慢流的泉水,洁净清爽的,带着点淡淡的矿物甜味儿,这样的水煮出来的茶,定然是茶汤色清味甜,久煮回甘不减了。 上次去常州”西域风情“喝茶,女友用铁壶煮茶,水,是矿泉水,茶,是她精心挑选的新会柑桔普,慢火煨了一下午,一壶入喉馥烈甘香,回味无穷,满室的茶果香。 老铁壶煮茶,将经过多次茶汁滋润的茶性带给了新茶,在一次次的沸水和茶叶的沉浮中,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会更加温润和熨贴,就像与你有同样气场的老友相视而坐,什么也不用说,眉宇间透露着“懂你”,举手投足,便知所以。 时光不散,好茶不断。煮茶,需要有耐心和火候,在一壶茶的时间,水的沸腾让人惊奇,等待着茶与水的煎熬,就像是品一段人生。捧杯品之,似乎也是品味关乎人的修行。 煮茶,使茶更具韵味,也多了几分温暖和岁月沉淀的意味。 昨天晚上,窗外落了些雪,雪,却很快就融化了。总期待那一场风花雪夜早点降临,可以用那梅花、松柏上的雪,煮一壶好茶,让雪夜煮茶成为人生中最隽永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