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从何处来?(佚名)

秋从何处来?(佚名)

2019-08-24    08'21''

主播: 袁琴(扬州)

3527 9

介绍:
《 秋从何处来?》作者:佚名 时序已秋,暑伏已出。几场暴雨袭来,把气温一下子调至秋天的温度。窗外草木葳蕤,地气溽润。 被夏打磨的树枝,不经意间慢慢消瘦下去。风吹皱了绿,在季节里涂抹蜡黄。只道是“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有句成语,叫秋高气爽。不似春天那样激进,也不似夏天那样炽烈,更不似冬天那样浑厚。初秋有它自己的清爽和惬意,不急不慢,从容谦和,内敛含蓄。 与秋不同,春自雨来,知晓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除了尚在料峭时节的初春,春雨是温润的,如春风般和煦。 秋亦有雨,不过初秋的雨,已无春雨之温润,也无夏雨之清凉,而是夹带丝丝寒意。而秋高气爽的气,既不像春气之湿,又不如夏气之沉。 初秋的气,是悄无声息的较量。冷视炎夏猖狂的浮躁,击落嘶鸣的蝉沸,悲悯草丛里蟋蟀的欢欣,以秋雨的洗礼开始另一场惊心的表白。入夜出户,扑面而来的,不是习习熏风,不是滚滚热浪,而是干爽不寒的舒适,便可知秋天来了。 明代有人作了首囊括汉语声母的诗,写道“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不仅是春,秋亦从天而至。 天高云淡,形容的就是秋天。秋高气爽的秋高,便是指天高。而天高,又是说秋晴。以气象观察而言,四季之中,秋晴居多。 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没有点明季节,但霜的联想,月的明亮,思的深沉,写的应是秋季。所以看到白昼天高云淡,夜晚月朗星稀,便可知秋天来了。 像春夏圆熟了的美梦,是用灿烂过的一生注满的芬芳,是炉火沸煮的终点只剩下微温的气息,是经历了风雨后收获的满足,是用稚嫩和青涩打磨而成的娴静高雅。 欧阳子有《秋声赋》。说是秋声,实指秋风。固然有愁煞人之秋风秋雨,不过,这样的风雨似乎往往并不发生于夏秋之交。 较之春雨沙沙、春风猎猎,秋则无声。欧阳子酣畅描述的秋声,不过是他个人的感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连书童都似乎不认同秋之有声。所以欧阳子只能“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其实秋无声,虽然偶有虫声唧唧,但入夜后,自夏以来热闹的蛙鼓蝉鸣忽然变得了无声响,让人感到万籁俱静之时,便可知秋天来了。 初秋的夜,空气终于不再浮动,蛰伏着温驯的情绪,迷人的月色高挂楼台,在“月迷津度”里,更容易使人走进月光的朦胧与迷离,缱绻一种宁静、悠远、皎洁,深沉的情调。 初秋的凉,不同于初春的料峭,有别于隆冬之刺骨。是夹杂着温热的凉。早晚清凉,日间残暑。室外凉爽,室内余热。诗人郭小川晚年写过一首《团泊洼的秋天》,其中写道:“秋凉刚刚在这里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经历了难眠的夏夜,当在自然的室温之下,可以盖得住被子安然入睡,便可知秋天来了。 站在微凉的秋风中,用心聆听生命赶往归程的跫音,秋不过是似水流年里归雁停足的驿站,随着下一站旅程的到来,不得不隐匿踪迹。 “怕逢秋,怕逢秋,一入秋来满是愁”,“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天就是这样,总是轻易撩拨情绪。 纷纷扬扬的落叶荡起心中的涟漪,就像独有的季节效应,给思绪笼罩上一层淡淡的离愁。 可秋天同样意味着“成熟”,“收获”,与“温和”……自有“一股熏熟的温香”。 遵循自然的规律,素心向秋,清浅入眸。庭前花开花落,年年依旧。天边云卷云舒,去意无留。 仿佛刚刚踏入中年的人生,爽而不冷,温而不腻。那份不动声色的稔熟与丰足,正是季节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