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018:国内戏剧圈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过刊018:国内戏剧圈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020-12-06    52'12''

主播: 过刊🎯

62 2

介绍:
【编者按】 过刊第十八期,我们聊一聊,这些年在国内戏剧圈踩过的坑。你是否曾努力抢票兴冲冲地赶到剧场,大幕拉开,你热切地睁大双眼——“嚯,上当了!”你有些沮丧,但还是觉得戏剧不容易,准备掏钱买周边。排队的时候,你听到剧场经理在远处调笑:我们国内的戏剧观众啊,大都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结婚以后就不来了,你看啊我们的艺术就是她们的消遣,你看啊我们搞艺术的多么地难啊。你有些生气了,这不是我的错。制作粗糙、技巧拙劣、演技浮夸、操守缺失、品位低下、意象匮乏、吃相难看、心态傲慢,体系的不健全、市场的不完善、观众的不理性恰恰掩护了你。是戏不好,是你的错。毕竟艺术无高下,但态度有,能力有,格局有。而观众对于一出好戏的标准,只需要一个朴素的动因,我是否还愿意进剧场看第二遍。 【本期目录】 01:35 普通观众是否具备批评戏剧的权利 02:25 业内发言大赏:剧场观众以大龄未婚女青年为主,结了婚就不看戏? 05:09 认知狭隘导致的想象力匮乏,对未来剧场生态的想象如同小灵通漫游太空 06:48 先锋戏剧为什么成了踩雷大区? 07:38 戏剧大导的转型和偏执 08:26 孟京辉版《女仆》、陈明昊版《从清晨到午夜》:午夜剧场惊魂记,如何能烂得高潮迭起? 13:10 浸入式戏剧为何一夜泛滥?好骗! 17:32 爱听闲白的观众,剧场演出的福利化 20:54 剧场是最好的通识教育 21:25 综艺爆火后,音乐剧市场割韭菜操作赏析 27:20 引进作品偶像化,以及原创储备的空白 30:16 讲一个言之有物的故事,很难吗? 33:05 剧场服务的轻慢 35:50 艺术行业的男性从业者对“女性不堪”的塑造 37:19 隐喻太多的演后谈:主题多义性成为表达无所指的借口 38:23 积极入世的创作者:生意人做文化,还是文化人做生意 39:29 观众如何拒绝不及格的演出 42:41 戏剧圈有“刻奇”,也有“浪漫” 45:38 对戏剧演员的评价考核机制,如何避免破坏演员的分寸感 49:23 舞台史诗:不是够长,就是史诗 50:13 戏剧从业者最大的美德:我曾经服务好观众 【关联作品】 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 话剧《晚安妈妈》 话剧《蒋公的面子》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关于过刊】 《过刊》是一档由左小姐和葛小姐共同编辑的泛文化播客,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播客、汽水儿、荔枝播客等处订阅收听。你可以微博搜索“过刊编辑部”关注我们,那里会不时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也可以发邮件到guokanstudio@yeah.net联系我们。以及,欢迎大家多多在过刊评论,如若愿意也可在苹果播客上为我们评价打分,我们热烈期待着你的反馈。 【下期预告】 12·16 纪录片中的偏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