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逃避还是面对现实?在文学中丈量与世界的距离

72.逃避还是面对现实?在文学中丈量与世界的距离

2022-11-15    61'10''

主播: 问题青年Wonderers

381 2

介绍:
我们和媒体人、作家郭玉洁聊了聊虚构文学的创作和阅读,与我们和现实社会的关系。 【本期介绍】 在层层现实挤压我们生活的当下,我们似乎能在文学作品中获得些许慰藉与清醒。在我们关注小花梅事件时,从《祝福》中祥林嫂“不肯依”的一段得到了安慰;在被疫情肆虐的时代,我们在《失明症漫记》中反思无视苦难的危险;在女性生育权利被褫夺的时候,我们通过《使女的故事》去讽刺女性在面对的困境。 虚构文学就像是一个为摆渡人停留的靠岸,它能容纳我们在非虚构写作、媒体写作中无法承载的、溢出的那一部分,同时我们能在文学中抵达对世界、对真实的认识,又或是瞥见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或是无法述说清楚的感受和生活。 我们好奇,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记者与非虚构作家,转向虚构写作?阅读文学与小说,是否是对于现实生活和社会责任的逃避?文学对于女性作者来说,又开阔了怎样一片书写女性经验的田野? 【本期嘉宾】 郭玉洁 | 媒体人,作家。先后任《财经》记者、编辑,《生活》《单读》主编,《界面·正午》联合创始人。已出版个人文集《众声》。 【本期主播】 Sharon | 青年志编辑,一个笨拙的提问者 【收听指北】 3:37 从媒体写作转向文学创作的契机:“文学就像是一场偷情” 7:53 社会和政治与文学之间关系的变化:从小说革命到文艺革命 14:50 文学创作如何激发公共性?关于“真实”的三个层次 24:36 阅读小说是让我们更接近现实,还是更脱离现实?读《失明症漫记》 31:06 小说阅读和写作是一种对现实责任的逃避吗?一个人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有很多 37:12 如果感受到痛苦,我们有逃避现实的选项吗?我们应该生活在痛苦之中,但可以选择丈量自己和世界的距离 43:42 女性运用自身女性经验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戴锦华“女性文学的三个层次” 50:16 女性进行非虚构写作的困境:关于对写作权利的审视与文学写作匿名性 播客中提到的作品: 《观音巷》,作者:郭玉洁,发表于《单读27》 《假装在西贡》,作者:王梆 《时间的仆人》,作者:蒯乐昊 《失明症漫记》,作者:[葡] 若泽·萨拉马戈 《金色笔记》,作者:[英] 多丽丝·莱辛 《幽女出没的地方》,作者:[日] 松田青子 《使女的故事》,作者:[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寻获与失落》,作者:[美] 厄休拉·勒古恩 播客中提到的作家: 路易丝·格吕克(Louise Glück),美国女性诗人,202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野鸢尾》等。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加拿大女性诗人、小说家,代表作《使女的故事》、《盲刺客》等。 乔治·桑,法国女性小说家,代表作《安蒂亚娜》。 夏洛蒂·勃朗特,英国女作家,代表作《简·爱》。 梁启超,政治家、文学家。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的口号。 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故都的秋》、《怀鲁迅》等。 豪·路·博尔赫斯,阿根廷作家,代表作短篇集《虚构集》和《阿莱夫》等。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文学家,代表作《百年孤独》。 阿尔贝·加缪,法国文学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局外人》、《鼠疫》等。 播客中提到的公共人物和朋友: 覃里雯,新闻人、专栏作家,播客「海马星球」主播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者 许知远,作家、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 李海鹏,作家、原《南方周末》高级记者、专栏作家 【本期音乐】 Chiapas Marimba - Jimena Contreras The Monuments and Tunnels in Goa and Hampi - Bail Bonds 【后期制作】Unico 【Logo设计】Sam 【关于我们】 感谢大家收听。「问题青年」是由青年志出品的播客。我们相信,提出问题,是一切改变的开端。我们将从青年的发问出发,探寻行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