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支点,在于热气腾腾的生活之中        张德芬

人生的支点,在于热气腾腾的生活之中 张德芬

2017-08-07    12'51''

主播: 大鸣大放

282 4

介绍:
最近,在一篇引起人们热议的文章中写道:“2000多万人留在这个城市,假装在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根本就没有生活。这里只有少数人的梦想和多数人的工作。” 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罗曼·罗兰也曾经说过:“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但你可曾想过,如果有一天,我们不需要为衣食住行的生存基本需求而感觉焦虑了,也不再需要为将来的一切而有所担忧了,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是会从此现世安稳,闲适自在,还是会与想象的不同呢? 维多利亚.西斯霍普以麻风病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岛》,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关于生活的故事。生活的意义,不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上,恰恰隐含在那些日常最普通的瞬间。 再微不足道的事物,都有他的意义  这是一座与世隔绝的小岛,岛的另一边就是家乡。然而,没人能回得去。 因为他们是一群被放逐的病人,他们的生命已经被判了死刑。这就是麻风病人们面对的现实,而更残酷的是,他们还随时都可能恶化,作为危险的传染病人,这个世界惧怕他们。所以,他们被隔离在了岛上。 为了安全,社会也赠予他们吃穿用度的基本费用,只要不离开这座隔离岛,虽没有锦衣玉食,但至少也算衣食无忧。他们不需要工作,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生活保障;他们也不再擅长工作,因为病情让他们不同程度地机能受损,严重的可能就逐步丧失了劳动能力。 所以,在你的想象里,他们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如同流浪汉一般,游手好闲;或者如同可怜虫一般,混吃等死。 但是恰恰相反,在这个孤绝的遗弃之岛上,他们顽强地开创了一种独立于世界之外的生活,在这里衍化出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社会,他们有学校有教堂甚至还争取开了一家电影院,办了属于自己的报纸...... 有人在这里死去,这很普遍;也有人在这里出生,尽管这并不常见;然而,人们的生活还在继续,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未因疾病而终止。 这恰恰是让人们不解的地方,也是最初患病来到岛上的伊莲妮所没想到的。但无论如何,这座岛屿鼓舞了她。伊莲妮很快打起精神,重操旧业,成了岛上十七个孩子的老师。她真心地爱他们,用心地教导他们。这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也是毫无意义的——这些孩子能活到几岁呢?学习不学习知识有什么用呢? 有人种菜到集市去卖,有人开餐馆,有人做生意.....费了这么大劲,谁能多赚什么钱吗?能改善多少生活吗?显然也不能。所以没有意义吗? 不,伊莲妮不这么想,岛上的每个人也同样不这么想。就算明天就死了,又怎样,今天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该努力做好的事情,一件也不能少。 荣格说:“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义的事物,也比最伟大但无意义的事物,更有价值。” 如果你以为人们努力的目的,就是为了生存,或者说为了生存得更好,那么显然,你也还不够了解生活本身。 隔离岛上的病人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我们劳动,我们工作,我们做事,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也为了生命本身。 生活的意义,不在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上,恰恰隐含在那些日常最普通的瞬间。 人生的支点,在于热气腾腾的生活中  与隔离岛上虽病却努力生活的人们相对应的是伊莲妮的女儿安娜。 安娜是个美人儿,且擅长交际,凭借这一点她成功嫁入了豪门,顺利过上了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不缺的少奶奶的生活。非但如此,丈夫还很爱她,而且公婆也开放明理地接纳并善待了她。 但是,很快她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空虚里。每日,浓妆艳抹,华服加身,生活变得波澜不惊,甚至索然无味了。再富有的物质生活,也不能改变她不会生活的本质。 当你的头脑是空的的时候,又怎么能渴望生活本身是满的; 当你的心是空的的时候,又怎么能渴望爱是满的。 就这样,无所事事的安娜走向了偷情寻求刺激和堕落的深渊,最终死在了愤怒的丈夫冲动的枪口下。 而伊莲妮虽然没能活到麻风病可以被治愈那天,但她带在身边的患病男孩,还有小女儿玛利亚却都凭借着一份对生活的爱与热忱,在原本绝望的隔离岛上开始了有声有色的人生,最终他们都走出了隔离岛,回到了自由的生活里。 所以,我们可以相信有人不喜欢上班,但是却很难相信有人真的不想做任何工作,也不想做任何事。 人生没有了任何作为支点的事物,自我没有了真正可以展现价值的空间,生而为人的社会价值也失去了可以发展的可能,那才是最可怕的事。 每个人都需要生活的支点,对于所有的事物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尝试,用有趣的眼光热气腾腾地活着,找回对生活的爱与热忱,才能拥有活下去的力量。 我们谋生,亦谋爱  生活是无法假装的,因为我们就是生活本身。 在《当幸福来敲门》中,爸爸克里斯就是一个普通到跟你我没有差异的人。他的生活一点也不轻松,兼职两份薪水微薄的工作,独自带着儿子生活,甚至一度到了需要靠到教堂排队领取救济的程度。 但是他知道,暂时不理想的是生存状态,而不是生活本身。在生活本身里,他依然可以找到乐趣,每一天他都积极地投身到生活里,去争取着。 他很喜欢说“一部分”,“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搭公车”,“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冒傻气”,“我生活的这部分,现在的这一部分叫做疲于奔命。” 是的,都只是一部分,无论有多艰难都并非全部。所以,他也可以坦然地说, “我就是这样一种人——你向我提问,如果我答不上来我就会告诉你‘我不知道’,但我保证我清楚该怎样找到答案,我会找到答案的”。最终,他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也赢得了珍贵得爱情。 “幸福自己会来敲门,生活也能得到解脱”。 生活的意义,就在它本身,而不在外面。如果我们不能在当下发现生活的意义,那么我们也将永远无法发现它。因为除了当下,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然而,装睡的人最终一定会醒来,因为生活无法被假装。人活着,就需要生活本身。 拼搏奋斗,何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汗水泪水,又何尝不是我们构建人生大厦的砖瓦呢?放下那份不平之气,承认,我们需要生活本身,就像生活需要我们一样。 我们谋生,亦谋爱。 柴米油盐的琐碎, 是人间烟火气的温暖; 努力打拼的汗水与泪水, 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 为他人付出,也接受他人的馈赠, 正是我们与他人与世界连接的纽带。 这一世人间路,我们爱过、痛过、付出过、也欢笑过,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