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homas Sargent:侃侃而谈世界经济格局

专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Thomas Sargent:侃侃而谈世界经济格局

2015-07-01    09'28''

主播: 罗叔英语

10195 30

介绍:
本期嘉宾: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托马斯·萨金特教授 Guest: Thomas Sargent, Professor of Economics of New York University,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in 2011 and Senior Fellow at the Hoover Institution. 话题:世界经济展望、中国经济、美国经济、亚投行 and more At the just-concluded World Credit Rating System, Luo Yu spoke with Thomas Sargent, Professor of Economics of New York University, Nobel Laureate in Economics in 2011 and Senior Fellow at the Hoover Institution. He talked about the US and emerging econom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challe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He also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na-initiated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on the world and shared what he would have done in response to the AIIB if he were the president of the US. 中国要学会适应低于7%的增速;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让美国加入亚投行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杨欢 罗煜) 6月29日-30日,由世界信用评级集团、新华网联合主办,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世界信用评级论坛"在京举行。出席论坛的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J. Sargent)接受了国际在线记者的专访,纵论中美两国经济增速。 作为理性预期学派的领袖人物之一,萨金特教授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他是一个"看法乐观的人"。在谈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时,他认为这是一个经济体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他相信中国可以完成经济转型的超越。 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让美国加入亚投行 记者:今天下午AIIB的57个成员国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字仪式。您觉得AIIB扮演怎样的角色?对世界的经济有什么影响? 萨金特:我很乐观。我觉得AIIB对世界银行和IMF是有力的竞争对手。世行和IMF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需要竞争。所以,对内需要改革;对外,需要竞争。像AIIB这种世界性的机构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们在一起商议,也因此变成朋友,缔结关系。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绝对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领导者,所以也可以成为很多国家的老师。 记者:但是您怎么看待世界两大经济体的竞争呢?因为,美国把中国排除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之外,而且美国和日本也没有加入AIIB。您怎么看待他们的竞争呢? 萨金特:如果我是美国总统,我会加入的。 记者:哈哈哈,那您觉得为什么美国的立场是这样的? 萨金特:我不知道。我相信贸易。当发生贸易时,人们交流思想,发生商品交易。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益,同时贸易也是一座桥梁,有利于世界和平。   中国要学会适应低于7%的增速 记者: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美国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按年率计算下降0.2%,修正值为萎缩0.7%。此前也有报道称,自2009年6月金融危机结束后,美国经济增速未能显著超过2%。您认为美国经济发展究竟是在加速还是在减速?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将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萨金特:我们的经济发展史和中国是不一样的。过去的200年里,美国人均GDP的增速每年也就是1.8%-2%左右,和现在的差不多。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下滑,甚至低于目前的增长速度。但是我认为,美国经济的增长始终在沿着一个平稳的轨迹运行。 现在美国经济复苏最好的表现也才只有2%,这个如果放在中国是很难看的一个数字,甚至5%的增长对中国来说都会是糟糕的表现。但我认为,当中国的经济体量发展到和美国一样大时,或许也会经历2%的所谓"低速增长"。经济增速放缓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看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够不够强劲。如果中国经济能够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普通百姓是会受益的。 记者:您刚才提及,中国经济正在从投资驱动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变。但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您认为中国能够顺利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吗? 萨金特:如果这是一个对中国人民"智慧多谋"的赌注,我会赌"是"(YES)。如果看一下中国过去半个多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你就会明白我为什么这样说。当我40岁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像今天这样一个大型的国际会议在中国举行,在那时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如今的中国却创造了无数个奇迹。中国的决策者们和经济学家们高瞻远瞩、思想开放、与时俱进。基于这些,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非常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