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书信:1519年,答方叔贤

王阳明书信:1519年,答方叔贤

2018-12-15    02'29''

主播: 玉华卓立

334 2

介绍:
背景 方叔贤是阳明弟子方献夫,1485~1544,年小阳明13岁,字叔贤,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方献夫于明弘治、正德、嘉靖三代为臣,官至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被尊称为“方阁老”,是南海著名的历史人物。1511年,位在阳明之上的吏部郎中方叔贤和先生论学,深自感悔又以得圣学为喜,遂拜阳明为师。当年,叔贤告病归于家乡西樵山中。 此时,方叔贤、霍韬和湛甘泉均在西樵镇。据《1519年,答甘泉书一》中“杨仕德人来”和《1520年,答甘泉书二》及正文“与甘泉往复两书”及“杨仕德去”,明凡认为本文写作时间应为庚辰(1520)。 原典 己卯(1519) 近得手教及与甘泉往复两书,快读一过,洒然如热者之濯(zhuó)☆清风,何子之见超卓而速也!真可谓一日千里矣。 《大学》旧本之复,功尤不小,幸甚幸甚!其论象山处,举孟子“放心”数条,而甘泉以为未足,复举“东西南北海有圣人出,此心此理同”,及“宇宙内事皆己分内事”数语。甘泉所举,诚得其大,然吾独爱西樵子之近而切也。见其大者,则其功不得不近而切,然非实加切近之功,则所谓大者,亦虚见而已耳。自孟子道性善,心性之原,世儒往往能言,然其学卒入于支离外索而不自觉者,正以其功之未切耳。此吾所以独有喜于西樵☆之言,固今时对证之药也。古人之学,切实为己,不徒事于讲说。 书札(zhá)往来,终不若面语之能尽,且易使人溺情于文辞,崇浮气而长胜心。求其说之无病,而不知其心病之已多矣。此近世之通患,贤知者不免焉,不可以不察也。 杨仕德去,草草复此,诸所欲言,仕德能悉。 注释 ☆濯:用清水冲洗。 ☆西樵: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南海县西南部,方献夫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