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书信:1522年,与陆原静

王阳明书信:1522年,与陆原静

2019-08-18    05'10''

主播: 玉华卓立

358 6

介绍:
背景 嘉靖元年(1522),在首辅杨廷和的授意下,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程启宪和户科给事中毛玉上疏弹劾阳明。时任刑部主事的阳明弟子陆澄愤笔写下《辨忠谗以定国是疏》(见《全集》下册卷三十九第一六一四页)为先生辩护,准备上奏。 二月,阳明父亲王华在家乡山阴仙逝,阳明得知陆澄欲上疏为自己辩护之事后,在守孝期间给弟子陆澄写了这封劝解信。信中说“家父去世,我很悲痛,守孝期间,本不适合讨论学问,但圣学的兴废,不能任其长时间沉默无言,不觉唠叨了这么多。” 原典 壬午(1522) 某不孝不忠,延祸先人,酷罚未敷(fū),致兹多口,亦其宜然。乃劳贤者触冒忌讳,为之辩雪,雅承道谊之爱,深切恳至,甚非不肖孤之所敢望也。 “无辩止谤”,尝闻昔人之教矣,况今何止于是!四方英杰以讲学异同之故,议论方兴,吾侪(chái)可胜辩乎?惟当反求诸己,苟其言而是欤,吾斯尚有所未信欤,则当务求其是,不得辄是己而非人也。使其言而非欤,吾斯既已自信欤,则当益致其践履之实,以务求于自慊,所谓“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也。然则今日之多口,孰非吾侪动心忍性,砥砺切磋之地乎! 且彼议论之兴,非必有所私怨于我,彼其为说,亦将自以为卫夫道也。况其说本自出于先儒之绪论,固各有所凭据,而吾侪之言骤异于昔,反若凿空杜撰者。乃不知圣人之学本来如是,而流传失真,先儒之论所以日益支离,则亦由后学沿习乖谬积渐所致。彼既先横不信之念,莫肯虚心讲究,加以吾侪议论之间或为胜心浮气所乘,未免过为矫激,则固宜其非笑而骇惑矣。此吾侪之责,未可专以罪彼为也。 嗟乎!吾侪今日之讲学,将求异其说于人邪?亦求同其学于人邪?将求以善而胜人邪?亦求以善而养人邪?知行合一之学,吾侪但口说耳,何尝知行合一邪?推寻所自,则如不肖者为罪尤重。盖在平时徒以口舌讲解,而未尝体诸其身,名浮于实,行不掩言,己未尝实致其知,而谓昔人致知之说未有尽。如贫子之说金,乃未免从人乞食。诸君病于相信相爱之过,好而不知其恶,遂乃共成今日纷纷之议,皆不肖之罪也。 虽然,昔之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矣。岂以一时毁誉而动其心邪!惟其在我者有未尽,则亦安可遂以人言为尽非?伊川☆、晦庵☆之在当时,尚不免于诋毁斥逐,况在吾辈行有所未至,则夫人之诋毁斥逐,正其宜耳。凡今争辩学术之士,亦必有志于学者也,未可以其异己而遂有所疏外。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彼其但蔽于积习,故于吾说卒未易解。就如诸君初闻鄙说时,其间宁无非笑诋毁之者?久而释然以悟,甚至反有激为过当之论者矣。又安知今日相诋之力,不为异时相信之深者乎! 衰绖(cuīdié)☆哀苦中,非论学时,而道之兴废,乃有不容于泯默者,不觉叨叨至此。言无伦次,幸亮其心也! 致知之说,向与惟浚及崇一诸友极论于江西,近日杨仕鸣来过,亦尝一及,颇为详悉。今原忠、宗贤二君复往,诸君更相与细心体究一番,当无余蕴矣。孟子云:“是非之心,知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即所谓良知也。孰无是良知乎?但不能致之耳。《易》谓“知至,至之。”知至者,知也;至之者,致知也。此知行之所以一也。近世格物致知之说,只一知字尚未有下落,若致字工夫,全不曾道著矣。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注释 ☆伊川:北宋理学家、教育家程颐(1033~1107),汉族,字正叔,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为程颢(明道)之胞弟。程颐和程颢同学于周敦颐,共创“洛学”,世称“二程”。 ☆晦庵: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衰绖:指丧服。古人丧服胸前的麻布名衰;围在头上的散麻绳为首绖,缠在腰间的为腰绖。衰、绖两者是丧服的主要部分。这年二月,阳明父亲龙山公仙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