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07篇--金屋藏娇,刘彻当太子

汉景帝07篇--金屋藏娇,刘彻当太子

2017-10-16    14'49''

主播: 医疗快报

14 0

介绍:
小时候听妈妈讲故事,我们总是很快就睡着了。前面我们说到馆陶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娇嫁给栗姬的太子刘荣,但是被恃宠而骄的栗姬拒绝了。于是馆陶公主与刘彻的母亲王娡联手,一起除掉栗姬。 馆陶公主便准备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彻,可刘启却说如今小刘彻不过四五岁,阿娇比刘彻要大几岁,不太适合。隔了几日,馆陶公主把女儿阿娇带到皇宫来向皇帝请安,而王娡也把儿子刘彻带来串门。当然这都是两人私底下说好的。 一家人没事唠唠家常,看看两个小孩子玩闹,可以说是其乐融融。馆陶公主把刘彻抱在自己膝盖上,笑嘻嘻问他要不要娶媳妇儿。小孩子哪懂这些事,只是歪着头笑着不说话。馆陶公主便随意指了个宫女问他:“这个宫女给你当媳妇儿好不好啊?”刘彻这时却摇摇头说不要。馆陶公主又指了指自己的女儿问:“那阿娇给你当媳妇好吗?”这时候刘彻点头笑了,说:“如果是阿娇,我愿意造一座金子做的屋子给她住。”大人们听了这话都笑了起来,刘启觉得这个儿子年纪小小居然这么宠爱着阿娇,大概是个姻缘,便也答应这门亲事,让他们成年后再成亲。 后来馆陶公主又多次跟弟弟刘启唠家常,说后宫很多美人都曾受过栗姬的迫害,如今栗姬还不是皇后呢,就一直摆着皇后的架子欺负人。要是将来让她当了皇后,那肯定就是下一个吕雉,到时候我们老刘家的子孙肯定又要遭殃。 刘启知道栗姬为人骄傲善妒,但是要说她会像吕雉一样吗?这可说不好,于是刘启便打算试探试探这个栗姬。这晚,刘启就以生病为借口,召来栗姬,以探口实。刘启装出一副气息奄奄的样子对栗姬说道:“夫人啊,我最近身子不太舒服,这个后宫我最疼你了,如果将来我有个什么不测,你能不能帮我好好管管那帮孩子啊?” 栗姬听了很不高兴,理也不理。刘启又问了几句,栗姬被问烦了,不客气地回到:“我又不是照看孩子的保姆,为什么要我去看!”栗姬这番话,真真让刘启心碎。他知道自己的姐姐说得一点没错,如果真让栗姬当了皇后,肯定就是下一个吕雉,估计后宫那群小老婆都要变成人彘了,说不定自己的儿子们也要变成毒酒下的冤魂了。这下刘启就头大了,当初立了刘荣为太子,如果不让栗姬当皇后,这话说不过去吧,可是要废了太子,要在另外13个皇子中找谁当太子呢,这事刘启还没想好。 此时,馆陶公主不再向刘启说栗姬的坏话了,她知道栗姬已经不值得自己再废口舌,馆陶公主再跟刘启聊天的时候,就换了一个方向,猛力地夸刘彻。这个小刘彻还没出生就已经被刘启夸过一次,那时王娡刚怀孕,便对刘启说过曾做梦梦见太阳钻进她的肚子里,那时刘启便说道:“这可是个好兆头啊。”如今刘彻不过七八岁,已经学会背诵万字古籍,这更让刘启喜欢得不能再喜欢。 如今只要废了太子刘荣,刘彻自然就是太子的首选。可是要废掉刘荣,就必须先跟两个人打招呼,一个是窦婴,另外一个就是周亚夫。这两人平定了七国之乱后,立即升官,窦婴成了太子的老师太傅,而周亚夫则成了丞相。这两个举足轻重的家伙,偏偏都是太子刘荣的死党 。这可让刘启深深地为难。 此时馆陶公主的广告打得差不多了,王娡便开始煽风点火,她贿赂了一个官员,跟他说:“皇上宠爱栗姬这可是天底下都知道的事,早晚都会封她当皇后。你不如趁着诏书下来之前,奏请皇上封栗姬为皇后,这可是大功一件,以后新皇后和太子爷肯定会大大赏你。” 这个小官哪知道后宫情况瞬息万变,只觉得王娡说得有理,立马就去奏请皇上刘启,说:“太子的母亲理应封后,请立栗姬为后。” 汉景帝本来就烦着呢,一听这事,第一时间反应是栗姬等不及,派人来催了。刘启怒不可遏,说立皇后的事是你这小官该说的吗?当下就命人把这个小官给斩了。 后来,刘启没与任何人商量,以太子说错话为借口,下诏降太子刘荣为临江王。这一下,朝野哗然。废太子这么大的事,汉景帝居然不做论证。朝野之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灌婴、周亚夫等皆说万万不可。但是反对无效,无论窦太后怎么劝,刘启也不听。窦婴见自己教出来的太子被废,心灰意冷,辞官不做了。而周亚夫因为竭力反抗,也被刘启记恨,日渐疏远。 栗姬没能等来封她为皇后的诏书,却等来了废太子这个噩耗,由于接受不了这个打击,栗姬病亡。如今,皇后未立,太子被废。有两个人最欢喜,一个就是王娡,一个则是梁王刘武。 我们知道,刘启废掉刘荣太子,这完全是当时馆陶公主刘嫖和王娡的共同劳动成果。然而,刘荣被废后,刘武立即闻风而动,挂名探望母亲,扑回长安。他要做的是,在刘启封新太子之前,抢去刘嫖和王娡的劳动果实。 窦太后再次出面了。老人家摆宴设席,刘启刘武兄弟俩坐左右。一番杯来酒酣之后,窦太后对刘启说:“你曾经说过百年之后,传位给弟弟小武,这事你还没忘吧?” 刘启一愣,不敢当面顶撞母亲,只好说:“这事一直放在儿的心上呢,一点都不敢忘。”窦太后笑了,说:“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什么意思呢?所谓安车,是古代一种小车,妇人均可乘坐,这里窦太后是暗喻指自己。所谓大驾,本指帝王出行的车驾,在这里,窦太后委婉喻称死亡。那么,连起来,窦太后此话的意思就是说:我百年之后,梁王能不能当皇帝,就看你的了。 这下子,刘启彻底傻掉了。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启当初只是随意说说哄哄太后开心而已,没想到竟然一再被提起。谁说吹牛不上税。看来,刘启想不交这笔吹牛税是不可能了,刘启只得硬着头皮,答一句好。 刘启退出宴会后,心里怏怏不乐。他很想找个人发发牢騷。想解闷,袁盎当然是理想对象。那时,袁盎已经称病辞职居家。虽然刘启是打从心里不喜欢这个袁盎,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袁盎确实有个好脑袋,在关键时刻,袁盎还是一个可以拿来利用的人。于是,他便把袁盎召进长安问筹策。 当然了,刘启有他做事的风格。那就是,装糊涂。袁盎等人进宫后,刘启设宴招待,向他简约介绍曾和窦太后吃饭的情况。最后,刘启故作无知地问道:“你们说说,太后对我说的那句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是什么意思呀?” 窦太后这句话,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还可以这样翻译:皇帝无论是坐大车或是小车,都要让梁王坐在身边。皇帝可以装傻,但袁盎就不行了。袁盎明白告诉刘启:“梁王这么一个大男人,太后整天让他跟着你,当然不是想证明你们俩手足情深。明白地说,她老人家就是想陛下把皇位传给梁王。” 这时,刘启故作惊慌,接着问道:“既然这样,那现在怎么办?”袁盎安慰刘启道:“陛下放心,对付窦太后,臣下自有招儿。” 袁盎认为窦太后是个读书人,凡是读书人,都得讲点道理,而他要讲的,正是只要是读书人都能明白的历史真理。于是,袁盎便叫来了十来个大臣,个个端着历史教科书走进了窦太后的寝宫。 袁盎问窦太后:“听说太后想让梁王继承皇上的皇位,那请问窦太后,梁王百年后,帝位传给谁好呢?”窦太后答道:“当然是复立景帝之子啦。” 袁盎就知道窦太后会说出这话。袁盎再问窦太后:“汉朝初立,是效法周朝还是商殷呢?”窦太后再答:“当然是效法周朝!”此时窦太后已落入圈套,袁盎又说:“太后你饱读诗书,应该知道周朝立太子的规矩吧?一般太子死了,下一任立的便是嫡孙。那窦太后你应该也听说过,春秋宋宣公不守周朝规矩的下场吧。宋宣公死前,他曾说过一次灾祸的话,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之通义也。于是,他死后,不将皇位传给亲儿子,而是留给了他的亲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死后,本是打算把王位还给宋宣公的儿子。但宋穆公的儿子却不愿意,说,父死子继是天经地义的。还派人杀了宋宣公的儿子。最后,今天你杀我,明天我杀你,鸡犬不宁,宋室祸乱五世不绝。这就叫,小不忍,害大义!太后你还打算让梁王继承皇位吗?历史可是一面镜子啊。” 说到现在,窦太后终于明白袁盎一行人此话目的,什么话都好说,什么规矩都可以破。偏偏是,传帝位一事,老规矩是不能破的。兄终弟及,那是殷朝的规矩;父死子继,那是周朝的规矩。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规矩,偷换规矩,只有一个结果——国家不安,祸乱横行。于是,窦太后决定,不再多提将刘武托付刘启的话。从此,刘武的皇帝美梦,如梦化影,瞬间破灭。接下来当然是王娡坐享她的胜利果实。 公元前150年四月,王娡被刘启晋封为皇后,随后,胶东王刘彻被封为皇太子,陈阿娇也成了太子妃。 好了,今晚的睡前故事就到这里。明晚我再跟您说说袁盎坏了刘武的好事之后,会有什么下场呢。愿您有个好梦,晚安。 音频稿:郑晓桦 讲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