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深度心灵慧谈 057(薏茹语音)

2018 深度心灵慧谈 057(薏茹语音)

2018-08-04    06'07''

主播: 薏茹~一如🍏

195 0

介绍:
2018 深度心灵慧谈 057 有人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但也有人“言者有意,听者无心”。 所以,有耳却听不到别人所说的, 总是尽说自己的我意, 没听懂别人所言之意。 有人懂很多法门, 学过很多不同课程, 见过很多大师上师, 去过很多地方,见识很广, 参办过一些活动, 做人处世却还不知分寸, 以及尚不如理、如法。 这都是还没入修行、修炼的状态, 法都还在嘴巴或文字上, 没在身心上作用。 有心成长,态度很重要, 觉观我们的内心态度, 是否会堵塞成长之路, 障蔽了自己却不自知。 道学知识增长很快, 心性却恢复很慢,这是为什么呢? 内观己心, 我们的成长,成了什么状态, 是放在成长,还是放在比较, 是在自我提升、恢复, 还是争强斗胜比高低, 是在共修互助互渡, 还是批判、评论与斗法。 是提升与给予能量, 还是只来索取或找舞台的。 是已能主动精进成长, 还是一路仍被陪伴拉着。 是处在不明不白的无的放矢, 还是想弄个明白、活得明白。 是来学习、共修与分享, 还是来彰显自己的修行法门与道学。 入心性这条路,是不二法门, 但入门者谁? 入门者的心态很重要, 那是一扇重要的心门, 心态对了,入门也是一份自然。 是心性之门,不是感性之门, 一般人开脑洞,却未开心门, 叩问汝心为何“心门难开”。 修行若有所求则易走偏, 末法去碰触神通,以及着神通相者, 易着魔道。 末法,单纯无求是平安符, 可以避免走偏而迷失方向, 着了魔道。 不活在往外的心态与对应上。 如此“应”了,也容易“无所住”。 三心四相五蕴五毒六识会覆盖我们的智慧, 会影响我们内心的清静与安定, 心眼如同雾霾笼罩着看不清, 觉性如在睡梦中模糊不明。 所以静观自在,心清神明, 觉行等持的行深, 透过行这个缘起, 让觉性更甦醒、更清明、更流畅,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 也是觉行等持。 觉性越明,越是单纯无求, 越单纯无求,心越无挂碍, 心越清、神越明,越不往外。 越不往外,越能长住本心。 ~2018/08/03 godfrey-H 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