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摄影师,用温柔的眼光,记录了中国80年代孩子们质朴率真

一个日本摄影师,用温柔的眼光,记录了中国80年代孩子们质朴率真

2017-08-07    09'00''

主播: 别样FM

91 0

介绍:
【别样原创】 【撰稿:风逝】 【主播:荭鸶】 ————————————————————————————————————————— 湛蓝的天空、澄清的水色、食堂里的搪瓷碗、崭新的绿皮火车、热闹的弄堂胡同,这些透着浓浓往日气息的照片,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它们都出自日本摄影师秋山亮二之手。 1942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的秋山亮二自小热爱摄影,也是一位颇具人文情怀的摄影师。 秋山身上充满典型的所谓“江户”气质,有一点骄傲的样子,爱开玩笑,不太在乎钱,不喜欢被束缚。 他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美lian社,一年后跳槽到《zhao日xin闻》,因为不愿意拍摄zheng客而辞职,之后的40多年他一直是自由撰稿人。 这套名为《你好,小朋友》的儿童摄影作品,是秋山亮二1982年时拍摄的。 当时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建立和发展两国长期稳定友好关系对当时的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要,因此中方提出发展青年间交流方式,为此秋山受到指派前往中国拍摄中国儿童。 很多看过这套照片的人都会认为秋山必定久居中国,十分熟悉中国社会文化,才能如此敏感细腻的捕捉到那个时代的细节。 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你好,小朋友》拍摄前,不会中文的秋山只到过中国两三次。 但他自大学起,就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非常感兴趣,每每读到诗词里的饮酒、赏月、送别等内容,就对中国向往不已。 而等他亲身到了中国才发现,这些诗词里的描写,和当下1980年代的中国完全无关。当时的中国不如现在发达,但那种朴素而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样子却让他耳目一新。 “我记得当时坐着苏联老式飞机飞越长城,窗玻璃被震得哗啦响,而我却充耳不闻,满眼只有窗外雄伟的景色。” 当年的专题拍摄工作组只有秋山、一位翻译和一位影集设计者3人组成,很多时候秋山上街拍照身边就只有翻译。 3人小组不辞辛劳地跑遍北京、成都、昆明、广州、海南、上海、哈尔滨、新疆、内蒙古等一个个省市,记录下中国小朋友温柔、纯真的童年生活。 当时看到外国人来拍照,有些父母就会立马给孩子们换上漂亮衣服,还化上妆。 为了拍到他们自然的模样,秋山就只好让翻译悄悄擦掉孩子脸上的妆。 秋山并没有特意去捕捉那个年代特有的风貌和孩子们的表情。为了让孩子们适应镜头,他经常和孩子们一起捉迷藏、玩游戏,或者让孩子们砸开椰子给自己尝。 “我觉得这些游戏比拍照片本身更重要,我只是从孩子身上,从风土中寻找一种幸福的状态,寻找自我。当我觉得跟这些融为一体时,我就按下快门。” “中国的孩子和日本的孩子,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孩子,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秋山说。 孩子就是可爱天真的,孩子就像相纸,像光,把大人显影出来。拍孩子也就是拍大人,看到孩子,能看到希望,也能看到我们大人的负面的东西。 在中国拍摄期间,秋山长与各地的照相馆打交道。80年代照相馆流行给黑白照片着色的技术,曾一度让秋山十分惊艳。 在哈尔滨一家国营照相馆,女技术员把她的作品给秋山看。其中有一个姑娘穿着十几种民族服装,底片是同一张,所有的彩色都是人工着上去的。还有一张穿日本和服的照片。 秋山将这套照片翻拍了下来,几个月后,着色的照片送到了东京。那照片有着特别的风情,而且让他这样轻易就能拍摄彩色照片的人,充分感到倾注心血的不容易。 美国街头纪实摄影师李·弗里兰德是秋山特别喜爱的摄影师,因此《你好,小朋友》对人物与城市的捕捉也颇有纪实摄影风格。 正如《你好,小朋友》中所透露出来的真诚与朴素一样,秋山亮二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摄影家。 也许是同为摄影家的父亲从小对秋山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学起他就时常偷偷拿着父亲的摄影机拍摄,像记日记一样,记录他的日常生活。 当时,他觉得照相真是一件再容易不过的事。 后来做了自由摄影师和撰稿人,秋山慢慢的觉得“摄影归根结底还是你看待世界的方法。” “我一直想用温柔的眼光看世界。人,人心,才是我最关心的。所以我一直在拍人物,或将风景和人物在一起的风土,从不拍纯风景。” 秋山亮二是明亮、幽默、充满人情味的,同时也带着他摄影记者出身的纪实性素养。 在玩转概念、摄影变得高深难懂的时代,这似乎更让人动容。 《你好,小朋友》这套影集如今中日两国都几乎绝版,很难再看见。 但照片上那些朴素的笑容、率直的眼眸,那种融入风景的安详而舒展的快乐,30年后再看,依旧那么打动人心,那么引人感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