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中国书法长卷中最传神的点睛之笔,往往在不太起眼的角落,一如乾隆花园里这座小小的凉亭。禊赏亭,位于乾隆花园的入口处,亭内,有迂回婉转的流杯渠。引水入渠酒杯可以浮在水面,顺水流动。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千年前发生的一幕。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在一个叫兰亭的地方举行聚会,众人依次坐于河边,顺水流动的酒杯,在谁的跟前停留,谁就要作诗一首。会后,王羲之描述了众人悠然自得的场景。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序中流露着仕途不顺的王羲之,对人生的感叹,唯美的文字,无意中营造了一个类似陶渊明世外桃源的地方。以至于这场在当时并不特殊的聚会,也让后来的人念念不忘。相传到了唐代,兰亭序的真迹被唐太宗得到后,命书法名家冯承素,褚遂良等人,临摹数个副本,分赐亲贵近臣。之后,民间也广为临摹,但无一胜过王羲之的原作。唐太宗临死前,命兰亭序真迹,随他一起埋葬,留给后人的则是无数的摹本。 迟到的乾隆皇帝,只好在这些摹本上下功夫,他将历代最著名的七个摹本,全部收入囊中,并和自己的摹本一起,刻成石柱,制成拓本,统称为兰亭八柱帖,以便宣称最好的兰亭序都在他那里。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画,画中人原是王羲之,乾隆皇帝得到后,要求画家以他为模特,重新绘制了这幅画,画中人便成了乾隆本人。乾隆不是书法家,也不是艺术家,可以称他为收藏家,作为一名狂热的收藏发烧友,仅仅是装扮成王羲之的样子,或许乾隆还觉得不够。于是王羲之的兰亭,变成了乾隆花园的禊赏亭,会稽山阴的清流激湍,微缩成眼前的曲水流殇。作为帝国的主人,紫禁城就像一个巨大的收藏室,王羲之,兰亭序,禊赏亭,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被隐藏在这里。现在收藏室的大门已经打开,到访的人们,可以一睹此中的收藏,通过这些现存的线索,揣测皇帝的精神幽谷。
上一期: 谷雨6/24节气
下一期: 兰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