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所谓石鼓,就是10块像鼓一样形状的石头,这10块石头,可不是一般的石头,它们被晚清民国的文化名人康有为称为“中华第一古物”。这里有人可能就不明白了,几块石头罢了,一不是金银,二不青铜,三不是美玉,怎么就敢称为“中华第一古物”呢? 我们说,一件文物重不重要,一是看它的文化价值,比如时代是不是久远,上面有没有文字,是否和历史上重大的事件相关联,等等?二是看它本身的历史,比如流传是不是有序?有没有被名人收藏和研究过?是不是被文献记载过等等。三是看它的审美价值,比如纹饰漂不漂亮,字体美不美丽,在艺术史上有不有名,等等。而石鼓,可以说具备了以上所有的条件,不论文化价值、流传过程,还是艺术价值,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一下石鼓这三个方面的价值。首先,是它的文化价值。石鼓出土于陕西省的宝鸡市,宝鸡古代也叫雍城、陈仓,是周代和秦代发迹的地方,从古至今可以说是盛产文物古董,尤其是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被称为“青铜器之乡”。所以,这10块石鼓发现于宝鸡,也绝不是偶然现象,经过专家的研究,这10块石鼓,应该就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距离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时间非常久远;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每一块石鼓上,都刻有文字,总共多达六百多个字,是非常珍贵的一手文献。同时,石鼓上刻的还是秦统一六国之前的大篆,传说这种字体是周宣王时的太史籀zhòu所创造,是汉字的活化石,对于研究汉字的演变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其次,是石鼓的流传过程。这10个石鼓可不是现代考古学家发掘出土的,它们发现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唐代皇帝曾经亲自让文武百官观摩过石鼓,著名大文豪韩愈还专门写过一篇《石鼓歌》来赞颂它;到了宋代,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经收集过石鼓,并将它们献给当时的皇帝,但司马池只搜集到了9块石鼓,还有一块作原石鼓没有找到,后来,另一位大收藏家向传师从一个屠夫的家里找到了被用作磨刀石的作原石鼓,10块石鼓终于收集完整。到了宋徽宗时,他突发奇想给石鼓的文字填了了黄金,后来金人将石鼓掳走,刮下了上面的黄金,将石鼓弃之荒野;到了南宋,石鼓在机缘巧合之下再次被发现,此后就一直被妥善保管,再也没有丢失过,只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跟随国宝南迁去过南京,但很快又再次回到故宫。 最后,再说一下石鼓的艺术价值。石鼓上的文字被称为石鼓文,这些石鼓文非常饱满协调,就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历朝历代都被看成是经典的书法教材,影响了许多著名的书画家。比如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等,都十分推崇石鼓文,还亲自制作了石鼓文的拓本,进行收藏。而晚清民国时期的大书画家,吴昌硕,就多次临摹石鼓文,后世夸奖他时都说他的作品有“金石气”,可见石鼓文对他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总结起来,石鼓,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一千多年的流传史,有六百多个珍贵的大篆文字,影响了历朝历代的书法和绘画,无论从文化、历史还是艺术价值上讲,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