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于理想
朗读:懿靖

忠于理想 朗读:懿靖

2022-01-22    06'08''

主播: 懿靖

70 1

介绍:
忠于理想 朗读:懿靖 2018年12月22日,一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登上了微博热搜。 支教老师梁俊带着大梁山的孩子们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响了袁枚的《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tái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也是袁枚的写照。 1716年,袁枚出生在钱塘一户家道中落的仕huàn宦之家。 父亲贫游四方,少有音信;母亲靠做女红,维持生计。 袁枚就像生活在阴影里的苔,安静而孤独。 7岁时,他偶得了一本《古诗选》,诗词如同一束柔和的光,照进了生命,小如米粒的苔花,悄然绽放。 自此,他shì嗜书如命。为了看书,厚着脸皮到处借,受尽奚落和委屈。而买书,就只能靠做梦了。 他自言:“苦无买书钱,梦中犹买回。” 默默无闻的岁月里,日夜兼程的锤炼,使袁枚迎来了人生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12岁,袁枚和老师一起考上秀才,成了乡邻口中“幼有异禀”的神童。 19岁,远赴杭州fū敷文书院读书,成了大儒杨绳武的得意门生。 20岁,被叔父引荐到广西做幕僚,成了巡抚金大人的忘年之交。 然而,前途无量的袁枚,却在接连几次科考中,名落孙山。原因很简单,科考的八股文着实让袁枚厌恶,他对这种死板、枯燥、没有生机的学问,chī嗤之以鼻。 考取功名,是大多数读书人的终极理想。然而,在袁枚看来,与其通过枯燥的科考求得一官半职,不如另辟xī蹊径,用诗文打开人生局面。 面对袁枚的“自我放弃”,同窗好友纷纷规劝。但袁枚两耳不闻窗外事,读得却非圣贤书。 他坚持理想,潜心修炼,静待花开。终于在乾隆皇帝登基这年,时来运转。 这年,朝廷举办“博学鸿词科”考试,江西巡抚金大人力荐袁枚:“奇才应运,卓识guān冠时,臣所特荐,止此一人!”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曾说: 一个人要靠自己的力量开创美好的人生,第一步就应该拥有一个大得有点过头的理想。 有理想,才会热爱,有热爱,才会全力以赴。 通往罗马的路不止一条,忠于理想的人,才会找到那条两全其美的出路,不辜负前程,亦不辜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