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雲问答》

《淞雲问答》

2019-01-10    08'49''

主播: 落梅如雪🌽

284 3

介绍:
壹 “体”与“用” 问:“道不同,不相为谋”如何理解? 答:所谓“道不同”,并不是指君子与小人的“道”不同,而是指君子与君子的“道”不同,比如伯夷叔齐的“道”、伊尹的“道”和柳下惠的“道”,他们三人的“道”各不相同,但都固守“仁”。 “不相为谋”的“谋”是谋事,道是“体”,谋是“用”,“道”不同,则“用”就不同,所谓“体用”是也。 孔子唯恐后世的儒者“得一而废百”,挂一而漏万,所以开了“道为体,谋为用”之说。 “御” 贰 问: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已夫!”如何理解? 答:这里“亡”通“无”, “史”即如实的记载史实,亦包括君王之言行。良史即好的史官,他在记录历史时,若遇到疑难不解的问题,就要作如实记录,存疑处空缺下来,以待后世明智者来阐述。这好比一匹千里马,若御者没有恰当的方法来调服它,为了防止它被摧残,就得等待日后有优良的御手来调服。孔子此言乃比喻之辞。 另外,六艺之第四艺是“御”,即御马的技术,第五艺是《书》,即《尚书》,《尚书》乃史。五御、六书,并列于六艺,皆是当时儒生所应学习的内容,所以,良御和良史,往往相提并论。 叁 《子陵周郎顾》 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如何理解? 答:司马迁的《史记》里曾有“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之记载,与此处说法相同,由此可知“疾”取“病”义。“名”,与“实”相辅,有“实”则有“名”,“名副其实”即“名”与“实”相称,而君子担心的是“名”与“实”不相称,即名声赫赫在外却没有真正的学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即君子终其一生担心自己徒有虚名,而没有与“名”相符的学问。 君子成“名”必成其“实”,“实”即立身行道,即成“仁”,成“仁”则行正“道”。君子若无“名”则无“实”,无“实”则无“道”,无“道”则不成“仁”,故不成“名”则不成“仁” “当”与“让” 肆 问:“当仁,不让于师”可以理解为“在对待仁的问题上,不必谦让于老师吗”? 答:汉代经学大师孔安国,是孔子的第十代子孙,他认为“当仁”,即当行仁义之事的时候。“不复让于师”,因为行“仁”之事很急,不必向恩师去禀告。据《礼记》记载,凡君子行事必请命于恩师,而后再行,但是当人有急有难,君子救人急难行仁义之事时,应行救急之事,而不必墨守成规地去禀告其师。如果因转告其师而耽误了他人的性命,此死板教条的行为,于事有害。所以“当仁”乃“当即行仁”之义。许慎《说文解字》“当,田相值也”,引申开来就是人和事相持、相抵,当遇到应行仁义之事的时候,当行则行,行而后告。“让”是禀告、谦让之意。 伍 “向”与“合” 问:“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原”通“愿”(《郑玄注》),“乡原”又称“乡愿”,指此地虽无犯杀人之罪的人,但圣子却深恶痛绝之,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乡里的人皆以善称,他们善原人之情,假意待人好,说好话,言过其实,逢迎讨好,而他们的忠信廉洁都是假托假设,并不见真人真迹,此乃是真害人,亦即属于“贼乱之乡”或“乱德之乡”。“乡”通“向”,指人不能恪守刚毅,不能坚守原则,依据他人的爱好而逢迎献媚并缘合之,“原”即“合”,“合”即合上他的本来之心意。此即“德之贼”也,亦称“贼德”。 《孟子.尽心下》有记载:“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乡原,德之贼也。’”由此可知,孔子认为经过儒门而不深入学习儒家学问的人,皆为“乡愿”。而(“堂”指外堂,占整座房子的三分之二,“室”为内室,占房子的三分之一。) 孔子说:“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一般来说,在有乡愿的地方,天才、贤达之人往往要遭受迫害,难以生存下来。这一点,孔子的感受尤为深切,这也是圣人的一种尴尬。 现实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乡愿,一种市井,乡愿之徒、市井之人皆不可亲之善之,如果太接近他们,则不能与之达到善处。学问度“人”却难度“民”,“民”和“人”属两个概念,“人”指有教养的士大夫阶层;民者,氓也,即指不识礼义的民氓。春秋时期,来儒门学习的“人”多而“民”少,其中自有形成该特殊现象的特殊原因。 “仁” 陆 问: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于并为仁矣。”是说子张难以相处呢?还是夸他已经达到“仁”了呢? 答:这一句既不是说子张难以相处,也不是说子张已经达到了“仁”的境界,而是说子张“盛于仪容而薄于仁道”。
上一期: 《淞雲问答》
下一期: 《雪花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