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那间小屋

难忘的那间小屋

2022-04-12    10'20''

主播: 新华阳光

860 9

介绍:
难忘的那间小屋 (写在建厂20周年之际) 胡庭玉 1967年11月,我告别了贵阳母校,来到了兰州西固区河口南,踏着冰雪,边走边问,“306”在哪儿?没有人知道,费了好大劲,才算找到了“306的筹备处”。 过了一年多,306的机关搬到了“永登县河桥镇蒋家坪村”,1970年之前,306处于紧张的施工阶段,当时的蒋家坪村,没有邮局,职工发信汇款,都要去很远的“窑街或河桥”去办理,给职工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970年6月的一天,军代表、革委会副主任张俊同志,把我叫到他办公室,我坐下后,他微笑着、用浓重的江苏口音对我说:“小胡同志,在工地挖土方累不累啊?”,我立即站起来回答“军代表,不累!”(当时是部队编制,我是连里的班长!以后好多年,班里的同事还叫我“老班长”呢!)然后,张代表话声一转说:“现在,有一个新的任务要交给你,咱们没有邮局,给职工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现在研究决定,让你来当邮递员,每天去一趟河桥镇,把厂里的邮件送过去,再把邮件和报纸取回来!你看怎样?”我愉快的接受了这个新的任务,并表示一定把任务完成好,让领导放心让职工满意! 领导对这项工作很是重视,让我从集体宿舍搬到一个“土坯小房里”,这就是蒋家坪村的第一个“邮局”了,从此,我的邮递员差事就开始了!每天上午去车间取信,或者等职工同志来取,下午拿着信邮件又步行去河桥镇邮局!再把邮件和报纸背回厂里来。从厂里到河桥邮局,来回有20里路,每次回来都是职工收工的时候,有时还要晚些呢!当我背着邮包回来时,老远的地方就看到小屋前站着许多人,有的人提高桑门喊“有我的信吗?有我的挂号吗?”……我先打开邮包,把邮件和信先送到同志们手里,站在小屋前,看着他(她)们走远了,内心有说不出的高兴!在这偏僻荒凉寂寞的地方,能看到亲人、朋友的话语,该是多么的激动啊! 原本我的服务对象是为厂里职工和厂办服务的,可是,四冶二公司、五公司的职工也在这里工作,自然,他们也就成了我的服务对象了!随后,蒋家坪村、甸子村的农民也加入进来了,呵呵“为全民服务吧!” 刚开始时,我的任务是送信取报纸,订报纸和包裹单,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办理包裹和汇款,但是我考虑到职工的具体困难,还是承担了汇款寄包裹的业务!当年的我,身体状况不好,又有严重的胃病,但是为了解决职工的困难,我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天背着邮包,往返厂与河桥镇之间,当时的道路坑坑洼洼,遇到雨天,更是步履艰难,穿在脚上的绿色胶鞋,坏了一双又一双,脚上磨起了水泡,每次回来,渾身汗淋淋的,但心里却甜滋滋的。 邮递员工作干了一段时间后,永登县邮局领导知道了我的情况,他们派专人给我送过来一辆红旗牌自行车,算是对我工作的支持吧!在当时艰苦创业的日子里,能骑上一辆自行车,该是多么令人兴奋啊! 从这一天开始,我骑着自行车取送邮件,但每次要经过一段河滩地,才能走上去河桥镇的小路,雨季到来时,河水漫过腿的膝盖,有一次我骑车回来,路过河滩时,已赶上瓢泼大雨,河面的水聚涨,我急忙把雨衣脱下来,包扎好报纸和邮件,紧紧的捆在车上,卷起裤腿, 推着自行车在水里前行时,不料脚下一滑,连人带车差点摔倒,我挣扎着把车扶稳,一步一步把车推到河滩边,回到厂里时,浑身都湿透了,劳累伴随着饥饿我难受极啦!但是,当我看着邮件和报纸完好无损时,我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有的领导关心地说:“雨下这么大,路又不好走,你就住在那里明天再回来嘛!”看到领导的关心,心里一股暖流暖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业务范围扩大了,永登县邮局给我发了一枚邮戳,汇款单据,可以办理汇款包裹业务了,我的那间小屋,更加红火了,中午聚集了许多同志,尤其是晚上,来的人更多,有工人、干部,有要好的同事和朋友,小屋里虽然灯光灰暗,摆设也很简单,但是气氛非常热烈。有时我们一起唱歌,有时又谈论着未来, 直到今天,我依然记得来小屋做客的同志,最让我难忘的是永登县邮局一位副局长,亲临我的小屋,检查了我的工作,握着我的手说:“你的工作很好,辛苦啦!我代表永登县邮局,向你表示感谢!”我当时感动的说不出话来,心里想着,我要更加努力工作,报答领导对我的关怀。 随着形势的发展,兰州红古区邮局派人进驻我厂,真正意义上的邮局诞生了!我也随之告别了那间小屋,小屋的故事已过去24年了,但是,每当我漫步在福利区,看到那4层楼的邮电局,自然会想起那间小屋和同事们,想起那时的友谊,真是纯洁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