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释法】双十一刷单?真没那么简单

【以案释法】双十一刷单?真没那么简单

2017-11-07    05'01''

主播: 法妞问答

21 0

介绍:
双十一即将来临,大家准备开始“剁手”了吗?果儿想说的是,电商平台上那些信用高的店铺,可不一定是真的,因为它可能是—— 案例导入:A公司发现公司专利产品销量下滑,调查发现B厂在淘宝网上公开销售侵犯A公司专利的产品,侵权产品累计成交量为3307个,而且价格只有A公司专利产品的四分之一。A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B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 法院经查明:1、B厂产品构成专利侵权;2、淘宝的销量大多是虚假交易的刷单。因此,在赔偿时,考虑到大量恶意刷单的情况对A公司造成在真实销量之上的各种损害,故判决停止侵权并赔偿7万元。 普法:接下来!重点来了!刷单是什么?法院的判决又有何法律依据?大家搬好小板凳,一起听讲了! 刷单,就是在电商平台上以虚假交易形式使得店铺销量上升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行为,该行为违反诚信原则,不具有合法性。该行为会产生诸多不良法律后果,比如:1.对电商平台,该行为不符合电商平台交易规则,构成违约;2.对同业经营者,会构成不正当竞争;3.对消费者,则构成欺诈,损害消费者权益。在产品专利侵权案件中,刷单数量虽然不计入真实销量,但法院会根据刷单量酌定较高的赔偿。 对消费者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购物,方便和便宜是硬道理。相比实体店来说,网上购物可以节约时间成本,易获得价格优惠。网上的产品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时多以产品介绍、销量来确定是否购买。这里再次提醒消费者,现在网络刷单的行为屡见不鲜,在网络购物时,不仅仅要看产品销量,还应注意查看产品历史交易细节,比如评论、单笔成交量。 在实践中,确实存在电商卖家为在相关产品的销售量卖家排名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或者为了提高卖家信誉,或者为了在消费者浏览产品网页时给予产品销量庞大的错觉,以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虚假交易,从而吸引消费者购买,增加产品销量的情况。上述电商平台上的虚假交易(即刷单)既有违民事行为诚实信用的原则,又以不正当的手段欺诈了消费者,损害了其他市场经营者的竞争利益,属于非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