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导读:陈九川录46.05~46.13

课文导读:陈九川录46.05~46.13

2017-07-31    14'26''

主播: 旭日集团企业大学

210 0

介绍:
【46.5】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huāng),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chuǎi mó)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46.6】庚辰往虔(qián)州再见先生,问:“近来功夫虽若稍知头脑,然难寻个稳当快乐处。” 先生曰:“尔却去心上寻个天理,此正所谓理障。此间有个诀窍。” 曰:“请问如何?” 曰:“只是致知。” 曰:“如何‘致知’。”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zhuó)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此便是‘格物’的真诀,‘致知’的实功。若不靠着这些真机,如何去‘格物’?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缺。” 【46.7】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 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 于中乃笑受。 又论“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虽盗贼亦自知不当为盗。唤他作贼,他还忸怩(niǔ ní)。” 于中曰:“只是物欲遮蔽,良知在内,自不会失。如云自蔽日,日何尝失了。” 先生曰:“于中如此聪明,他人见不及此。” 【46.8】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46.9】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46.10】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46.11】先生问:“九川于‘致知’之说体验如何?” 九川曰:“自觉不同。往时操持常不得个恰好处,此乃是恰好处。” 先生曰:“可知是体来与听讲不同。我初与讲时,知尔只是忽易,未有滋味。只这个要妙,再体到深处,日见不同,是无穷尽的。” 又曰:“此‘致知’二字,真是个千古圣传之秘,见到一这里,‘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 【46.12】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jiàn)’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 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甚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无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又曰:“知来本无知,觉来本无觉。然不知则遂沦埋。” 【46.13】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zhēn)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