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第二十五章:三寸不烂之舌

Y第二十五章:三寸不烂之舌

2019-06-26    10'45''

主播: 大麦🍒

485 5

介绍:
第二十五章三寸不烂之舌 随即,项羽军团在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的鸿门驻扎休整,而刘邦在霸上驻军,所以未能和项羽见面。据测量,二人驻军的地方距离不过20公里。 项羽愤怒了,但刘邦却没有感受到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威胁,还陷于被百姓狂捧的喜悦中,亢奋无比。 危险在逼近,刘邦手下能人无数,应该有人能看出端倪吧。 还真有这么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他就是左司马曹无伤,他判断项羽军团必然要对刘邦军团发动攻击,结果是刘邦军团全军覆没,项羽称霸天下。 当时项羽拥有兵力40万,号称百万。而刘邦拥有兵力10万,号称20万。从兵力的多寡来看,刘邦赢得这场战争的几率极小。 于是,曹无伤决定当一个叛徒,投靠项羽。 为了向新主子表达忠心,他给项羽送了一个见面礼——打刘邦的小报告。 他派出的亲信告诉项羽:刘邦与关中的百姓约法三章,收揽民心,他准备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还把秦国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的小报告纯属挑拨离间之词,添油加醋过了头。 比如,子婴投降后已经被监视,没有为相,而且刘邦也没有把秦国的珍宝据为己有。 但这个小报告激怒了项羽,在他眼里,刘邦就是一个乡巴佬,现在竟然想称王称霸,这是个天大的笑话。 这期间,范增也多次告诉项羽,刘邦在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现在进入咸阳城,突然转了性,说明他野心颇大,不得不防。 于是,项羽最终拍板——明天一早发起总攻,彻底搞垮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乡巴佬,让他认识到自己到底有几斤几两重。 照此下去,刘邦危险了。不过,上天再一次眷顾了他。 在项羽的阵营中,有一个人对明日袭击刘邦的消息大为震惊。这个人就是项羽的小叔父项伯,他是项家班的核心成员,时任项羽军团副司令。 进攻刘邦,争夺天下本来是好事,项伯为何会有如此反常的举动呢? 不是刘邦魅力大,而是他与刘邦手下的张良关系一直很好,是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如果刘邦败亡,那么,覆巢之下无完卵,张良很可能会死于战乱之中。 项伯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他不忍心看到张良和刘邦玉石俱焚,便连夜急驰到刘邦的大营,与张良私下会见。 “跟我走吧。” “为何?” “项羽决定明日出兵袭击刘邦,刘邦必败。” 这个消息让张良大为吃惊,没想到项羽出兵如此迅速。如果明日真的开战,刘邦取胜的几率很小,但此刻离开刘邦的话,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于是,张良选择了留。 “我不能离开,我不想做一个不仁不义的人。” 在这里,以“不抛弃不放弃”为信念的张良无疑是一个君子,而打小报告当叛徒的曹无伤只配站在小人的行列。 当刘邦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慌乱。这好日子才刚刚开头,还没过出个什么滋味来,就要被终结了吗? 不行,拼他娘的了。 可想想自己的10万杂牌军,刘邦就没了底气,他把目光投向了张良。 “你和项伯是什么关系啊?他半夜给你传递分量这么重的情报。” “我们是好友,秦朝时,他曾杀过人,我救过他的命。” “患难之交,难得,把他请进帐来,我要以座上宾对待他。” 如今,身处绝境的刘邦只有用活项伯这枚棋子,才能确保自己渡过这道难关。因为项伯不是别人,他是项羽的小叔子,自然能在项羽面前说上话。 项伯进来后,刘邦像遇到救星一样,不仅让对方坐上座,还给对方斟酒,自己还连罚三杯,以表诚意。 危险在步步逼近,所以刘邦顾不得寒暄,直奔主题。 “我入关后,秋毫无犯,登记官民,封存府库,等待将军的到来。派人把守函谷关,也只是为了防备其他其他强盗和出现意外情况。我并没有什么野心,不敢背叛将军。希望您能向项羽当面说明一下。” “这,这有些不好办,项羽的倔驴脾气,天下人皆知,他定了的事情,恐怕难以更改啊。” “先生和项羽的关系非比寻常,希望先生在项羽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啊。” 为了进一步套近乎,刘邦还提出要和项伯联姻,把刘家大小姐嫁给项伯的儿子。 就这样,眼看敌人瞬间变成了亲家。 在刘邦的轮番攻势下,项伯有些招架不住了。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敌人就是敌人,亲家就是亲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乱。 不过,他还是觉得刘邦很有诚意,便答应他前去说服项羽改变主意。 当然,单方面的说辞不会有什么说服力,所以,他对刘邦提了一个条件: 明日早晨前来鸿门向项羽赔礼道歉。 说心里话,刘邦很不乐意前去鸿门赴宴,毕竟在项羽的地盘上,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但刘邦别无选择,所以,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当夜,项伯心满意足地快马回营,向项羽报告刘邦这里的情况。 “刘邦首先攻入关中,扫平了障碍,所以我们才能长驱直入。人家是有功劳的,我们却要攻击他,这不合乎道义。再说,刘邦没什么野心,在关中表现中规中矩,不曾有背叛的心思。而且,他还准备明天早晨前来拜见请罪。” 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项羽很快就被项伯说服了,答应暂缓进攻刘邦。 次日清晨,探子回报未见项羽大军有任何异动,这说明项伯的劝说起作用了。 接下来,就该刘邦上场,赴鸿门宴了。 说实话,刘邦很不乐意参加这种杀机四伏的酒宴,因为这种酒宴很可能会变为有去无回的杀头宴,但他实在是想不出还有其他的法子来化解这次危机。 所以,惆怅半天的刘邦最后还是按照和项伯的约定,硬着头皮,带领100多骑兵,在张良、樊哙的陪同下,带着厚礼来鸿门大营面见项羽。 虽然有内应项伯,但刘邦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摆出的这种臣服姿态能否为自己换来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