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 八声甘州 李广 辛弃疾 对峙 古诗鉴赏全 翟胖说课

2016江苏 八声甘州 李广 辛弃疾 对峙 古诗鉴赏全 翟胖说课

2017-02-06    28'27''

主播: 翟胖说课

82 6

介绍:
2016江苏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八声甘州 辛弃疾 武将,南归。得不到重用。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李广射虎——武将,李广难封,不得志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①约同居山间——1归隐田园 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李广夜晚喝酒回家,在长亭下马,见到醉酒的灞陵尉。他没有认出李广,李广也没有责怪他。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李广射虎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受到不公正待遇,难以封侯,晚年归隐 以李广自比:2作者和李广一样品行高洁;武功高强,勇气过人;受到小人排挤,对小人的痛恨;英雄无用武之地,命运坎坷、仕途不顺,对朝堂的昏聩、无能,非常悲伤,愤懑。 谁向桑麻杜曲, 归隐田园 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归隐之志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②。 3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悲伤与感慨。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南宋 与金对峙 4、对祖国的忠诚,要为祖国建功立业收复失地5对朝廷求和行径的不耻与愤怒。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6哀——命运坎坷,仕途不顺,英雄无用武之地;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悲伤;对朝廷求和行径的不满 注:①杨民瞻,辛弃疾的友人。②杜甫《曲江三章》其三:“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 10.本词上阙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5分) 11.下阙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上阕叙述了:①李广罢官闲居时同友人在田间饮酒后回归,被势利的醉酒霸陵校尉呵止,只好在亭下止宿;②李广单人独骑横山射虎;③李广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这样的表达效果:①表现了作者对势利小人的愤慨以及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②表现李广胆气之壮和武功之强;③表现了朝政的昏暗的愤懑。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诗句意思归纳概括。本词上阕聊聊数语,约略叙述了李广的事迹。据《史记》载,李广罢官闲居时,“尝夜从一骑出,从人田间饮。还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广。广骑曰:‘故李将军。’尉曰:‘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广宿亭下。”这里特别突出“故将军”一语,表现了作者对势利的霸陵尉势的愤慨。同时,词中直接把司马迁对李广的赞辞“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当作李广的代称,表示了对李广朴实性格的赞赏。《史记》又载:“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射虎”二句即写此事。单人独骑横山射虎,可见胆气之豪;弓弦惊响而矢发裂石,可见筋力之健。李广如此健者而被废弃,又可见当时朝政之昏暗。《史记》又载::“自汉击匈奴,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词中“落魄”二句即指此事。劳苦而不得功勋,英勇而反遭罢黜,进一步说明朝政之黑暗,作者只用数十字便勾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生平主要事迹,且写得有声有色,生动传神。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答案】下阕先以杜甫思慕李广之心,隐喻晁、杨亲爱自己之意,盛赞晁、杨不以穷达异交的高风,表现了作者宠辱不惊、无所悔恨的坚强自信。“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一句,借汉言宋,感慨极深沉,讽刺极强烈。一是汉时开边拓境,健如李广者本不当投闲,然竟亦投闲,可见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乃古今之通病,正不必为之怅恨;二是汉时征战不休,健如李广者尚且弃而不用,今日求和讳战,固当斥退一切勇夫,更不必为之嗟叹。这从反面立意,表达了作者痛恨朝政腐败,进奸佞而逐贤良,深恐国势更趋衰弱的心情。“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一语隐喻奸佞之人的阴险和卑劣,并以点明题语所云“夜读”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