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课标1新课标2作文 关联词大法 作文变填空

2016新课标1新课标2作文 关联词大法 作文变填空

2017-03-04    46'12''

主播: 翟胖说课

106 9

介绍:
联词大法——将议论文变成“完形填空” 42-44;45-55 一、发展等级(20) 1语言有文采(比喻+排比+象征) 2材料新颖(翟胖给你素材+你自己开发素材)政治、经济、文化(文学)、体育、娱乐、科技、企业 3观点有新意(文化基因+改革开放+以人为本;个人+社会+国家) 4议论深刻(?) 二、同学班例文 百校联盟2月份 一年级小学生装了三个“追踪器”。1、家长过分的焦虑,对孩子成长不利;2、对孩子多一层保护,是好事;3、有人联想到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于是呼吁政府加强治安管理。 给予适度的自由,加强社会治安 段落大意: 1、概述材料,提出论点: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同时政府应加强治安管理减少家长的担忧。 2、自由很宝贵,孩子失去自由是不利的。 3、郎朗儿时失去了自由,即使功成名就也有遗憾。 4、自由很重要,但是家长因为社会环境而担忧也有道理。 5、家长不该以偏概全,社会有好事。政府也应该积极治理社会治安。 6、不仅政府,社会上的其他人也在为孩子的安全担忧,例如“宝贝回家”网站。所以政府更应该努力。 7、父母保护的同时应该给予孩子自由;政府也应该加强治安管理。 三、百校联盟例文: 追踪的是孩子,拷问的是社会 段落大意: 1、 引述材料,点出是因为社会不良环境,所以父亲才安装追踪器保护孩子。提出论点:社会应该被拷问。 因果逻辑将两个观点串联起来。 2、 举十岁孩子的例子,证明父亲安装追踪器保护孩子的“无可辩驳”性。 先说他人论点,观点2的合理性。先不反驳。 3、 质疑“无可辩驳”性真的“无可辩驳”么? 这个时候再反驳,而且直接反驳观点2的核心“无可辩驳”性。 4、 拷问社会:学校分数第一的错误;家长溺爱的错误;自己冷漠的错误。 学校——社会;家长和自己——个人 从两个角度来分别分析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 5、 解决问题不能仅靠政府,也要靠我们。 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相互结合。 6、 希望社会更美好,能够经受住追踪器的拷问。 提出号召。 四.核心区别 给予适度的自由,加强社会治安 1、 概述材料,提出论点: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度的自由,同时政府应加强治安管理减少家长的担忧。 并列逻辑:800字,两个论点,每一个最多300字。可能深刻么? 2、 自由很宝贵,孩子失去自由是不利的。 讲到这里,忽然发现自己的论述很单薄。 3、 郎朗儿时失去了自由,即使功成名就也有遗憾。 用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4、 自由很重要,但是家长因为社会环境而担忧也有道理。 第一论点说完,过渡一下,准备说第二论点。简单提出其中的因果逻辑,但是缺少进一步的分析。 5、 家长不该以偏概全,社会有好事。政府也应该积极治理社会治安。 这个逻辑混乱:因为世界上不是所有的狼都吃羊,所以小羊就应该打开大门了? 6、 不仅政府,社会上的其他人也在为孩子的安全担忧,例如“宝贝回家”网站。所以政府更应该努力。 这又是一个混乱的逻辑:因为别人这样,所以你也应该这样? 7、 父母保护的同时应该给予孩子自由;政府也应该加强治安管理。 看,并列逻辑让你的文章成为了两张皮! 五、怎么办???? 成熟的心智模式:吵架和砍价 砍价的本质:用逻辑说服人 事物的逻辑: 1、 因果 2、 递进 3、 转折 4、 条件 5、 并列 6、 选择 六、关联词“大法”——讲作文变成“完形填空” 1、 因果 因为过度焦虑,对孩子成长不利,所以要多一层保护,去除焦虑。 因为保护多了,所以会使得家长更加焦虑,对孩子成长不利。 2、 递进 不仅要在心态上对孩子的成长保持关注,更要采取行动,增加一层保护。 不仅要使用追踪器多一层保护,家长更要拜托过度焦虑的心态。 3、 转折 虽然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应该保持关注,但是没有必要给孩子增加多余的保护。 虽然父母给孩子增加一层保护是好的,但是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4、 条件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所焦虑,父母就应该给孩子多一层保护。 如果父母给孩子多一层保护,父母就可以打消一些过度的焦虑。 七、实战 2016 新课标1 因为/所以——因果 因为吻,所以巴掌——因为对“好学生”的吻,对分数的看重,所以人们才会给所谓“差生”巴掌。 因为巴掌,所以吻——因为对“差学生”的巴掌,对分数的恐惧,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给“好学生”吻。 不仅/更要——递进 不仅要有吻,更要有巴掌——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有吻(赞美),更要有合适的巴掌(鞭策)。学习本身就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不仅要有巴掌,更要有吻——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有巴掌(惩罚),更要有温情的吻(鼓励)。鼓励才更能让人进步。 虽然/但是——转折 虽然看起来是吻,但是实际上是上巴掌——看重分数,看起来是对人才的吻(赞美),但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的巴掌(伤害)。 虽然看起来是巴掌,但是实际上是吻——虽然看起来巴掌(惩罚)很残酷,但是实际上是让孩子明白社会竞争的道理,是对孩子未来负责。 假如/就要——条件 假如没有吻,就没有巴掌——假如教育没有对分数的吻(看重),就没有对幼小心灵的巴掌(伤害)。 假如没有巴掌,就没有吻——假如教育没有巴掌(挫折教育),就不能让学生明白吻(进取)的道理。 新课标2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因果: 因为课堂有效教学,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所以学生才对课外大千世界有了探索的兴趣和方法,进行课外大量地阅读,提升语文素养。 正是因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了解了相关的背景和知识,积累了迫切需要了解的阅读问题,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有效地在课堂上理解课本,在课堂上更深入地探求学习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递进: 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课堂有效教学,更需要课外的大量阅读。因为课堂的目的就是课外,课外才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实际场景。 语文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课外的大量阅读,更需要课堂有效教学。因为只有科学地系统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高质量地开展课外阅读。 转折: 虽然一般人认为课堂有效教学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最重要,但是课外的大量阅读才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因为课堂教学内容局限性非常大。 虽然一般人认为课外的大量阅读对语文素养的提升最重要,但是课堂有效教学才是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因为课堂教学能够最有效地将前人的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教给学生。 条件: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他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因为他掌握了方法。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他就能够更有效地上好课,提升语文素养。因为课外阅读面广,能够让他对课文理解更深刻。 新课标3 经历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商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因果——因为……假冒伪劣……,所以……创新…… 因为……创新……,所以……假冒伪劣…… 递进——不仅……假冒伪劣……,更要……创新…… 不仅……创新……,更要……假冒伪劣…… 转折——虽然……假冒伪劣……,但是……创新…… 虽然……创新……,但是……假冒伪劣…… 条件——如果……假冒伪劣……,就……创新…… 如果……创新……,就……假冒伪劣…… 翟胖的思路 因果: 因为假冒伪劣充斥市场,所以要不断创新,让假冒伪劣失去市场。 因为创新很难,所以假冒伪劣充斥市场。 递进: 不但要看到目前我国市场上面假冒伪劣泛滥,更要看到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极具创新能力的好企业,中国人具有创新的文化基因,我国的未来是好的。 不但要看到市场上有很多不断创新的优秀企业,更要看到假冒伪劣是阻碍我们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转折: 虽然假冒伪劣可以图一时之利益,充斥了市场,但是企业的长久生命力是需要不断创新的。 虽然优秀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创新力,但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