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和关晓彤公开恋情:情感自由的人才配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鹿晗和关晓彤公开恋情:情感自由的人才配拥有更美好的世界

2017-10-10    13'02''

主播: 瀞伊人

176 3

介绍:
1 “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女朋友@关晓彤。” 鹿晗式表白,在十一假期的最后一天,掀起轩然大浪,甚至一度让新浪服务器停摆。 据说,3900万少女失恋。 据说,有人绝望到自杀(后来被辟谣)。 有人在微博上晒出割腕的图片(不知真假)。 我看了一个朋友转发的视频,女孩子边哭边说,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我不是鹿晗的粉,不过,要为鹿晗的这个做法打call。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年轻人,他是2016年90后富豪榜第五位,一向形象正面,走青春偶像路线,如果你在微博上提到鹿晗演技不好,那就会有一堆粉丝过来反驳。 对于自己的商业价值,少女粉支持力量的利与弊,鹿晗都应该很清楚,然而,他愿意向全世界公布自己的女朋友是关晓彤,冒着掉粉、商业价值下滑的危险。 在微博发布后,各种沮咒如潮涌至,之前有多爱他的人,现在就可能有多恨。 之前有多热情,现在就可能有多恶毒。 一批名字中含有“鹿晗和关晓彤分手”的微博也横空出世。 粉丝的如许疯狂,多年未见。 这些,鹿晗应该都早已料到。 偶像的作用就是承载着万千人的梦幻想像,哪怕虚妄。 偶像的崩塌,有可能是因为人设,如薛之谦。 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人生活。 所以刘德华隐婚多年,很多明星也不敢公布恋情和婚讯。 即使是CP和萌娃更圈粉,有些人也不敢冒这个险。 但是鹿晗做了。 2 其实鹿晗,以及如鹿晗一样的明星,都像是一棵盘根错节的情感树,粉丝以爱供养,也提出相应的要求,算是不成文的彼此约定,一旦打破这个约定,粉丝崩溃,偶像跌落神坛。 我其实能够理解鹿晗的粉丝们,即使我不曾有这种程度的追星。 在从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中,谁不曾年少痴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偶像,偶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不变,只是名字和面孔换了一茬又一茬。 只是有些人在成熟以后,会脱离开追星的阶段,回归到现实中,恋爱、结婚,拥有自己的情感生活,而有些人,可能一直活在梦里,情感寄生于他人,要用这种遥远的、看似不求实质回报的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回归现实,也并不等于情感独立和自由,有些人,不过是变换了对象而已。 3 一位旅行大V朋友对我说,他和妻子的关系,经常是水深火热的状态。 他外出参加各种活动,如果有女性,妻子就会非常警惕,有时候会辗转要到那些女性的微信,一条条地翻她们的朋友圈。 结婚多年,为什么她这么不信任我呢? 朋友很苦恼。 他很羡慕那些成双成对旅行的夫妻,一起走世界,不会有猜疑。 他妻子觉得,因为爱他,才会这样。 而且,她的猜疑,只限他在外面的时候,回到家,百般温柔,让他想数落都不知道如何开口。 我说她可能还是因为兴趣较少所以焦点都在老公孩子身上吧。 朋友说也有可能,他鼓励过妻子发展兴趣,但妻子的重心还是不变。 所以大度宽厚的妻子真是弥足珍贵。 当然不只是女性,有些男性对妻子的管束,也是非常严厉。《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安嘉和,曾经是很多人的噩梦,而这样的人,并不只是在电视剧里存在。 情感上的依赖,很多人以为是爱情的象征,然而其实,如果到了过度依赖的地步,就有可能影响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甚至成为职场生涯的绊脚石,而在生活中,时间长了,也有可能因爱而窒息,从而让情感走上末路。 对于因为偶像公布恋情或结婚而自杀、乃至于为了自己的感情而自杀的人,很抱歉,我缺少同情心,既然这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因为感到绝望而愿意放弃生命,不顾还有其他责任,那么,这是他们的自由,不需要为他们浪费情感——如果是自家的孩子如此,那也只能怪自己没教育好。 4 就鹿晗公布恋情这个事件来说,其实对那些“失恋的少女们”也是好事,因为梦迟早会醒,不管是臆想还是现实中的失恋,虽然痛苦,却往往是人走向情感成熟的必要一步。 好的恋爱让人成长,失恋同样也是。 学会割舍,学会在情感上勇敢地爱但不依赖任何人,这是一步步迈向情感自由。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兴趣、事业,不把爱情、婚姻当作是唯一的寄托,身心都会健康得多,也不会给伴侣带来过分的压力。 父母辈恰恰是因为不了解时代的变化,把情感看得太重,所以才会逼着孩子相亲,但在孩子的世界里,要远比父母辈精彩的多,他们的目光,是投向整个地球,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而不只是陷溺于儿女情长。 5 追求财务自由是热门话题,追求情感自由却不是。不少人甚至不知道还有情感自由这回事。 情感自由并不限于爱情本身,关于亲情、友情,同样如此。 享受,但不成牵绊,彼此关爱,但也拥有合适的空间、自由度,互赖而不依赖,这样的情感,是人生的有益滋养,而不是相互的折磨。 我去看《天才捕手》,在电影院里,哭成泪人,我能够理解那种情感,理解沃尔夫磅礴的激情和珀金斯的爱才惜才,能够理解那种超乎普通友情的伟大情感,当时我想到秋叶老师,觉得我们两人也是如此,经常也有人询问我和秋叶老师是不是有男女之情,然而他们真的不明白,其实对我来说,肝胆相照的好朋友,远比恋人来得可贵,后者并不难得,而前者可遇不可求。 活着的美好,在于很多东西,每天对世界的探索带来的好奇感和充实感,品尝美食时舌尖的味道,和朋友交流时心灵的相知,读书看电影时的愉悦享受,倾听音乐时的如醉如痴……其实所有一切里都饱孕情感,热爱世界、热爱生活的人们,也会获得丰厚的回馈,如酒杯里满斟美酒。 这一切,都是陷入生活单一面还误认为是情感专注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作者:秋水 朗读:静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