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精彩录音赏析

奥地利指挥大师哈农库特精彩录音赏析

2016-04-23    47'06''

主播: 发烧门诊部

437 42

介绍:
在上期的节目中,我们用音乐来缅怀一个多月前辞别人世的奥地利指挥家尼古拉•哈农库特,用大师留给世人的音乐向这位伟大而平凡的音乐家表达我们对他由衷的敬意!今天我们继续聆听大师近年的录音。 耳边命运的敲门声,带给一部我们最熟悉的作品——贝多芬第5命运交响曲几乎是每一位古典乐迷入门的必听曲目。现在我们听到的是索尼古典2016年2月5日发行的指挥大师哈农库特宣布退休的最后一张录音。这张专辑收入《贝多芬4、5交响曲》两部作品,是大师指挥维也纳古乐合奏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现场录音。录音所呈现的是哈农库特经过六年的苦心研究,对贝多芬交响曲的诠释的终极想法。哈农库特认为:贝多芬的第5号交响曲,之前被人们彻底误解了。它其实与命运无关,而是描述“群众的反抗”。并表示这首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伟大的政治宣言。通过他的指挥,贝多芬的这部作品展现了全新的面貌,这个录音为他的指挥生涯画下了完美的句号。 至于哈农库特对贝多芬第5的这种认识是否准确我们不好过多评论,但从大师一生对贝多芬交响曲研读之细致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其实上世纪末大师曾经在华纳唱片录制过全套现代乐团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得到各界极高的评价,但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选择两部贝多芬交响曲的本真演绎作为录音的收山之作,足以说明大师对贝多芬音乐的热爱与对本真演绎的推崇。放眼当今国际乐坛,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是许多指挥家一生的终极目标,甚至不少录制过马勒或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这样规模大得多的作品的指挥家,终其一生也没有完成贝多芬交响曲全集的录音。究其原因,如何在无数前人的优秀演绎中脱颖而出,又不迷失自我,不背离贝多芬音乐的精神,是非常巨大的挑战。 现在音乐来到贝多芬第5第2乐章,哈农库特一共录制了超过500张唱片,最后这张专辑他经过六年潜心研究,以古乐器来演奏贝多芬4、5号交响曲,是为了展示贝多芬在交响曲音响改革上所作的贡献。哈农库特认为自己的指挥艺术是鲜活、浪漫的,绝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博物馆式的音乐一点也引不起我的兴趣,我并不想去组织一个路易十四或巴赫的旅游团”。言外之意,他追寻的是那个时代音乐的精神,而不是仅仅是形式的回归。为了艺术上的发展与自由,他拒绝在知名的管弦乐团担任长期职务。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哈农库特活跃在世界各大歌剧院,指挥蒙特威尔第、威尔第等作曲家的众多作品。成为倡导本真的指挥家中曲目范围最广的一位大师。 1972年,哈农库特以蒙特威尔第的《尤利西斯返乡记》完成了他的指挥首秀,此后他的身份由大提琴手正式转型为一名乐队指挥。虽然如此,他却非常讨厌指挥的“专制”,想起以前做乐手的时候,很多指挥总是我行我素、操控一切,他就心生恐惧。即使他是在与许多世界最好的指挥家合作中学会了指挥,但仍然对专制非常反感,他曾提起印象很深、对他影响很大的的指挥家的名字,像卡尔•舒里希特、埃里希•克莱伯、卡拉扬、尤金•奥曼弟和乔治•塞尔等等。他认为,乐团中无论指挥还是乐手都应该会问为什么?这样才能在演绎作品时有充分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共同营造和谐的音乐气氛。耳边的命运交响曲呈现出非常鲜明的贝多芬风格:分句清晰、速度偏快, 节奏明确,乐队的织体透明、鲜活,情绪饱满昂扬,让听众感受到强烈的听觉冲击。 耳边莫扎特17号钢琴协奏曲,是哈农库特在2014年与我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合作的录音。哈农库特一生没有来过中国大陆演出,但他由于在2001年和2003年,两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被很多中国乐迷认知和喜爱。2001年,他以《拉德茨基进行曲》的原始版本为音乐会开场,让这首著名的作品没有像每年音乐会的尾声,伴随着观众有节奏的掌声演出,使这部作品朴实无华的魅力得到展现。两年后,他将韦伯的《邀舞》和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等非施特劳斯家族的曲目大胆引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节目单,令人听后耳目一新。大师与我国钢琴家郎朗的精彩的合作,出自他们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合作灌录的莫扎特第17号和24号两首钢琴协奏曲,他们还曾拍摄了一部音乐纪录片。 莫扎特17号钢琴协奏曲第2乐章。哈农库特大师与郎朗的完美合作,展示出莫扎特音乐的精髓,哈农库特的乐队音色纯净,气质高雅,郎朗的琴声沉稳精致,这张专辑得到业界很高评价,获得了2015年德国回声古典大奖。得知大师逝世消息时,正在英国的郎朗,第一时间发出了悼念大师的微博:“得知哈农库特大师去世的消息,十分震惊和难受。他给我打开了音乐中一扇重要的大门,尤其是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等音乐家的作品,他给我展现了这些大师的灵魂。大师对我音乐的影响和帮助是我用言语无法表达的。现在聆听他们的录音,也是表达中国爱乐人对大师的一份缅怀和纪念! 这是哈农库特与郎朗的莫扎特专辑中另外一部作品,莫扎特的C小调第24钢琴协奏曲,清新爽朗的旋律如春风拂面,让人感觉到音乐中的鲜活与朝气,无法想像这充满色彩与热情的旋律竟然来自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与青年钢琴家的联手呈现。在这项世人瞩目的录音过程中,德国之声广播公司特地拍下了整个过程的视频资料,并在2015年底放映了这部名为《莫扎特任务》的纪录片,记录了两位年龄相差悬殊的音乐家合作的瞬间;哈农库特说:“音乐是一门语言,就像我们的日常说话一样,你必须学会阅读才能掌握这门语言。。。。我们只想呈现出莫扎特的语言以及他想表达的意思。”在谈到为何和郎朗合作时,哈农库特说:“我无法与那种有固定思维和惯有声音概念的独奏家合作,郎朗可塑性极强,我和这个年轻人的合作很愉快。” 最后我们要听到的是第24钢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轻快活泼的旋律使人心情爽朗,这张唱片中的音乐让我们认识了在音乐演绎中孜孜不倦探索前行的伟大音乐家——哈农库特。除了维也纳古乐合奏团外,哈农库特还指挥过欧洲室内乐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并与柏林爱乐和维也纳爱乐合作演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作品。他对于历史细节的关注带有传奇色彩,他经常会把标注了音乐表情符号的材料分发给乐团,他认为这有助于创造一种更真实与精准的诠释。“大家一起把每一个音演奏出来,这不是我的目标。对我而言,排练必须从乐曲的内容开始,搞清楚作品的意义。这些才是大师艺术风格最核心的地方,它形成了哈农库特音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