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篇(1)

教子篇(1)

2021-07-14    05'42''

主播: 木禺石

122 1

介绍:
【题解】 在这一篇当中,作者主要阐述了有关子女教育的问题。他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强调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严教和慈爱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的害处;认为对孩子要一视同仁,不可有所偏爱;重视子女的品德教育,告诫子孙不能为了求官而谄事权贵。 上智不教而成(1),下愚虽教无益(2),中庸之人(3),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4),目不邪视(5),耳不妄听,音声滋味(6),以礼节之(7)。书之玉版(8),藏诸金匮(9)。生子咳提(10),师保固明孝仁礼义(11),导习之矣(12)。凡庶纵不能尔(13),当及婴稚(14),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15),可省笞罚(16)。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17);饮食运为(18),恣其所欲,宜诫翻奖(19),应诃反笑(20),至有识知(21),谓法当尔(22)。骄慢已习,方复制之(23),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24),逮于成长(25),终为败德(26)。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27)。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28)! 【译文】 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导也能成材;智力低下的人,虽受教导也于事无补;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导就不会懂得事理。古时候,圣贤的君王就有胎教的方法:妃嫔怀孕三个月时,就要住在专门的房间,眼不看不该看的东西,耳不听胡言乱语,她所听的音乐,日常的饮食,都要受到礼仪的节制。这种胎教的方法记录在玉片上,收藏在金柜里。孩子出生后,尚未懂事时,就确定了太师、太保,开始对他进行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教育,并引导他练习。平民百姓纵然不能做到这样,也该在孩子已成幼儿,能看懂大人的脸色、知道大人的喜怒时,对他进行教育,做到大人允许他做才做,不允许他做就立刻停止。这样等孩子长到几岁大时,就不必对他使用笞杖的惩罚了。父母威严而又慈爱,子女就会敬畏谨慎,从而产生孝心。我见世上有些父母,对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爱,往往不能这样;他们对子女的饮食言行,总是任其为所欲为,该告诫阻止的反而夸奖鼓励,该斥责的反而和颜悦色,孩子长大懂事以后,就会认为理应如此。孩子骄横傲慢的习性已经养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约,就算把他们鞭抽棍打至死,也难以再树立父母的威信,父母的愤怒导致子女的怨恨之情日益加深,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终究会成为道德败坏之人。孔子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俗谚说:“教导媳妇要趁新到,教育儿子要及早。”这话说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