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期:七月,关于我的故事(主播:予小同)

第九十五期:七月,关于我的故事(主播:予小同)

2017-07-02    18'18''

主播: 烛虚声里

236 4

介绍:
烛虚声里第九十五期节目稿《七月,关于我的故事》 (节目编号T20170702P095) 愿离灵魂最近,距喧嚣最远,大家好,这里是FM685614烛虚声里,我是你们好久未见的主播,予小同。 (背景音乐《成都》赵雷) 又一年高考结束,又到了一群自认为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夜以继日、冥思苦想填报志愿的时候了,这不禁也让我想起8年前,自己与父母三个人围坐在餐桌边,捧着那两本宝贝仔细研读的情状,那宝贝一本叫作《天津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报考及填报志愿指南》,一本叫《天津市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认真研读的程度之深有时竟让我觉得大概有生之年也不会再对任何一本书如此这般的谨慎了,然而实话讲,那时的我却并不知道自己未来真正想要追求什么。 犹记得,起初报考单上,自己第一志愿填的都是土木专业,而这么执着的原因很单纯,完全是因了自己耳濡目染下形成的思维定式,那便是但凡是学理科的高材生,证明你成绩好的最大说服力就是一定要去考重点高校的土木或建筑系,那才叫威风。而那时的我对这个行业根本不甚了解,更谈不上喜欢,只是想考给别人看。可惜这种思想冲动并没有支撑自己走多远,看似“冷静”下来的我在交志愿表的前一夜,出乎意料地将所有的“土木工程”都改成了“水利工程”,而这也并不是源于醍醐灌顶抑或茅塞顿开,只是因为父母都是水利行业的高级工程师,我便以为以后的我也会喜欢。入学之后是军训,看似波澜不惊的军训日子里,我却亲手丢掉了一次连现在父母谈起来都觉得可惜的好机会——补考绘画便可转进建筑系。这个消息是我自作主张放弃考试之后才告知他们的,那时的我遗憾但并不后悔,因为我觉得既来之则安之,这条路既然选了就这么走走看。一路下来,从选专业到正式入学,从参加学生组织到开始职业规划,每一个选择看似经心,实则却并非主见,我像前面的19年一样,过着从众没有思考的日子,我在意他人的意见,在意到时间久了觉得那就是我的意见;我羡慕他人的梦想,羡慕到日子长了认为那就该是我的梦想。我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在校电台做好每一期节目,在宣传部办好每一场活动,没有野心、更不会主动,然而我的目光就只能看到面前这规规矩矩的一小步,未来是什么,我想做什么?我不知道,也没有想过。 “叛逆”,究竟是褒义,还是贬义? 常听朋友谈起自己的“叛逆期”,声色具备地聊着自己是如何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固执己见,可我仔细想了想,在我前22个年头里,一直都稳稳当当,真的没有“叛逆”过,嗯……或者,大概也算是有一次,一次失败透顶的“离经叛道”。 那年,高考刚刚结束,我便迫不及待地大着胆子揣着一沓手写的剧本半成品、话剧策划书、经费预算表、剧组招聘广告去敲校长先生的门,然后彬彬有礼地对着面前这个满脸讶异的校方负责人滔滔不绝地去谈话剧构思和实现的可能性。那半截儿的正剧剧本,充斥着自认为拿得出手的文笔和一时心血来潮的所谓“深思熟虑”,我看似自如地侃侃而谈,身后双手却早已攥出了一手的冷汗。那种场景像极了一个销售界的新丁在严肃的完成人生中的第一份自我推荐,抑或是刚入江湖的毛头小子急于寻着一场恰当的比武来证明自己确有华山论剑的实力。我想,当时的气氛在外人看来一定相当尴尬和富于喜感,而我这个不速之客意料之外的叨扰也一定在校长先生任职的主曲里成为颇不协调的乱音。那天之后,学校特意召开了党务会议,不可避免的,又提到了争议性的素质教育,然而最终,这场当时认为意义重大的“上下对话”还是以校方发言人语重心长的“晓以大义”而不了了之了。那时的我自然沮丧的像泄了气的皮球,却还平静的佯装做欣然接受,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为所喜欢的事情奔走争取,却可惜以满身的疲惫与满心的失落而告终。之后,日子继续规规矩矩,可我却开始怀疑起“规矩”的意义。 // (背景音乐《少年锦时》 赵雷) 未来,是应该源于喜欢,还是顺其自然? 这个问题,我大概到22岁才开始想明白。正值大三,在机缘巧合与他人成全之下,学校应允了校艺团接演我通宵达旦4个昼夜赶出来的话剧剧本,作为110周年校庆的压轴大戏,并邀请了省话剧团的老师全程指导。此时,距自己第一次的“叛逆未遂”已时隔3年,我本以为,这一生再不会有机会去靠近那个发光的舞台了,然而如今竟失而复得,我便暗下决心绝不会再错失第二次。从那时起,我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推敲情节、斟酌词句,陪着排练走场,组织台词练习,曾试过为了让串场更连贯而昼夜不休,试过为了让角色更加立体而争得面红耳赤,也试过为了坚持自己的话剧理念和原则站在学校负责老师的办公室门口,用4个小时的等待换取20分钟的辩白。最终,虽跌跌撞撞、几经沉浮,但幸不辱命。自此,胸中就好像燃起一团火,这团火烧光了所有的“随波逐流”,覆灭了一切的“踯躅彳亍”,也让那堵日积月累筑在心底里“规行矩步”的高墙顷刻间化为瓦砾,我开始思考真正属于我的价值,开始冷静地考量什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也就是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我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毕业之后去香港深造,而一直以来都模棱两可的职业规划也从考研、考公务员,变作了坚持到如今的留校做研究。那时,我开始认为,所谓成功,便就是把喜欢的事情做好,而其必要条件是这件事情你真的喜欢。 价值,是该左右于旁人的眼光,还是遵从于内心的判断?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大学毕业后,因了语言成绩未达标,我并未能顺利留学,而是以岗位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入职水利部门,干起了老本行。学业上屡次碰壁,工作上却风生水起,我一次又一次试图去砸开横亘于我与dream school之间的英文关卡,却总是力不从心,相比之下,工作之路却走得顺畅的多。在抓不住的虚无与看得见的未来之间耗得久了,人往往容易迷失,而我必须羞耻地承认,随着入职时间的加长,自己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起未来的走向,怀疑起当初信誓旦旦的梦想,失了自信的我试图将眼光放得很远,想去看看之后的之后是什么模样,可结果每一次不是灵魂上的自我鞭笞,便就是意义上的自我否定,那种迷茫之初的感觉很恐怖,苍白的虚空里什么也没有却什么思绪也容不下,只有慌。 我曾经想象过很多种接到offer时的情景,却怎么也料不到自己是在厕所里无意刷到了学校的邮件,那时,我已入职两年。短暂的喜悦过后是漫长的考量和心里斗争,没有选择的人生的确痛苦,可必须选择的处境也未必幸福。彻底放弃这里的一切去追求那个留校的梦,真的值得么?把最宝贵的青春支付进前途未卜的学业,真的能让梦想顺利照进现实么?在求而不得与得不偿失之间,我又究竟能承受哪一个?然而这所有的疑问,说穿了都不过是来源于为旁人眼光所绑架的得失心和虚荣心的把戏,一场束缚于人言可畏与追求内心价值判断的角力,它们赢了,你便输了。好不容易寻着了喜欢的事情,相较于因畏惧市侩而苟且,我更怕辜负了此生。所以,最终,我选择继续走在路上,无论现在,抑或将来。 // (背景音乐《岁月如歌》 张智霖) 7月,有的人将迎来大学生涯,有的人将面临复读重生,有的人将毕业入职,有的人将离职起行,我一向不喜欢用“坚持就是胜利”来激励人,因为我觉得这六个字说到底,不是已经成功的人安慰后来者的漂亮话,就是失败的人笼络同行者的座右铭,无甚意义,而今晚,我选择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属于我的故事讲给这些属于7月里的人,愿未来我们都可以在自己想要的世界里,谋条生路。 这里是FM685614烛虚声里,我是予小同,找一个时间,想清楚你究竟喜欢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