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期:Some Odd Things the U.S. Wants Travelers to Know About Other Countries

第32期:Some Odd Things the U.S. Wants Travelers to Know About Other Countries

2014-12-30    06'14''

主播: FM715925

5996 1060

介绍:
Some Odd Things the U.S. Wants Travelers to Know About Other Countries 异国旅行,请多长点心 任何时候去美国之外的地方旅行,都可以查看美国国务院的网站,因为其中包含了大量实用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的很重要,有的很吓人,有的甚至很有趣。 所有信息都按国别列出,条理非常清晰明了。 比如,你是否知道,在波兰醉酒之后骑自行车会招致牢狱之灾? 请不要因下文所述的任何内容而打消去这些美妙的国度旅行的念头,它们都很值得一去(相信我,我去过其中很多国家)。 把这些告诫当成忠告良言记在心头吧,它们有的有些古怪,有的则非常好玩。 注意: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内容均引自美国国务院网站。 英格兰和英国 空怒须谨慎:搭乘飞机前往或离开英国的旅客应该明白, “与酒精有关的犯罪及其他飞行中实施的犯罪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犯罪者将被监禁”。 我敢肯定,对此大部分乘客会说:这些该死的笨蛋罪有应得。 带枪须谨慎:大部分人都知道,英国对枪支实施严格的法律管制,如果你想携带武器入境,最好能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理由,然后在一份正式申请里将其清楚地阐明。现在,棘手的问题来了:你还必须提供“由(你所在的)当地警察局签发的一份无犯罪记录证明”。 警惕浪漫陷阱:全世界的骗子都对网络诈骗情有独钟,但英国的某些骗子却在网络诈骗中另辟蹊径。 当前的一个诈骗计划是 “某个人冒充美国特种部队成员,通过网上约会服务与被骗者建立恋爱关系,一旦恋爱关系确立,便会索要钱财”。 这也许比什么都能说明美国人容易上当受骗,不过底线是:切勿掏钱给陌生人。 法国 军队招募警示:显然,仍有人认为加入法国外籍兵团(其网站吹嘘称这是个“开启全新生活的机会”)非常浪漫,但国务院委婉地提醒道,美国公民“应该知道,加入该兵团须通过的认知和体能测试均极具挑战性”。 言下之意:不管你可能听说了些什么,他们不会随便招人,如果你被淘汰出局,别指望美国使馆会免费把你送回国。 德国 谨慎下载:美国驻柏林大使馆称,近期有几位受雇于德国媒体公司的律师们“积极认定了多个非法下载版权内容的个人,随后为这些人开出了每案1000欧元甚至更高数额的账单”。 所以,别再惦记那只慕尼黑萌猫的视频了,给自己省下700多美元吧。 爱尔兰 警惕飞来横财:计划前往爱尔兰的旅行者应“对前往爱尔兰领取奖金或继承遗产的殷勤邀请持怀疑态度”。 直接把这类信息归入“欺人之谈”吧。 酒吧畅饮须知:这座绿宝石岛执行“严苛的酒驾处罚法”(先别急着批评我有偏见,这是我的一个员工透露的消息,他一直骄傲地标榜自己是爱尔兰裔美国人。) 意大利 自然灾害警示:当心偶尔发生的地震。 所幸多数大城市附近都没有断层带,但也分布着一些火山,如西西里岛的埃特纳火山,该火山“自2000年起便一直间歇性喷发”。 在你说“那又怎样?”之前,有必要先回想一下,2010年的冰岛火山喷发造成了自二战以来欧洲最严重的旅行中断事件。 警惕衣着体面的扒手:不是所有坏人都把坏写在脸上,所以不要被“错误的安全感哄骗,认为衣冠楚楚的人不会是潜在的扒手”。 挪威 野生动物警告:在这个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犯罪倒不是旅行者的一大担心,但你如果碰巧要去游览偏远的斯瓦尔巴群岛(位于挪威大陆与北极中间),则可能会遭遇类似“北极熊袭击”这样的独特险境。 挪威的官方旅游网站则更进一步,告诫旅行者避免与北极熊正面对抗,但如果不可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在定居点之外旅行时,始终保证手边有足够强大的武器”。 注意:如果从希思罗机场出发前往挪威,最好回顾一下英国的携带枪支须知。 西班牙 勿信急需用钱的电话:不用去西班牙,你也能被这个骗局骗得倾家荡产。 一开始,你会接到你“孙子”打来的电话,说他在马德里被捕了,急需用钱,但请你千万别告诉他的爹妈! 电话那头真的是小博比吗?当然不是,但国务院称有些人会信以为真。 如果你心有疑虑,那就打电话给小博比的爹妈一问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