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期:4 People, 650 Square Feet: A Love Story

第97期:4 People, 650 Square Feet: A Love Story

2015-12-05    08'06''

主播: FM715925

11万 2092

介绍:
想成为我们的主播,欢迎加微信 xdfbook 投稿。 一段美文,一首英文歌,或是一点生活感想,全由你做主。 《蜗居:有爱即是家》 最近我注意到,我养成了一个坏习惯。每逢有人来到我们这个住着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的一居室公寓,我都一定会在客人到来的头五分钟内声明:“当然,我们很快就会搬家。” 其实这是在说谎。如今,我家所在的这个布鲁克林的地段突然变成了高租金地段,公寓常常以比要价高五万美元的价格成交。我也听说,某栋破旧的小房子挂牌出售还不到24小时,就有买家迅速出动,支付近一百万的现金购房。我丈夫是艺术家,我是个作家,我们俩都在纽约市立大学教书。虽然我们拥有自己的住房(在经济衰退后的2009年以很划算的价钱买入),但是要想换购更大的房子,我们还是力不能及。 长久以来,我都对这个事实感到恼火,不相信也拒绝承认,周日都是在兢兢业业地四处跑着看开放参观的房子——那些我可望而不可即的房子。每当我讲起自家的居住条件,都会听到人们轻声表达的同情之语,此时我会跟着一起点头。我女儿的卧室是从我们原来的卧室隔出的一小块地方,我为此感到惭愧。 但事实上,我真正感到家里狭小得憋促的时候却屈指可数。 这就是我关于房子的顿悟——问题不在于一家四口住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里。问题在于那些熟人一听说我们家的格局,就会用手抚胸,坚持说:“哎呀,你可不能在杂物间里把孩子养大!” 美国普通新建住宅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054.7平方英尺(编注:约117平方米)。我家的面积是650平方英尺,人均面积为162.5平方英尺。按照纽约的标准来看这不算很寒酸,以国际标准来看无疑也是如此。但是,这已经寒酸得足以收到如下这样的评论了:“你得把床挪到客厅里?那可真糟糕!” 不久前,当我怀着老二,发狂般地工作以完成我的小说的修改工作时(巧合的是,在小说中,我用一系列独特的小公寓来阐释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深切体会到了一种羞愧感,伤心不已,因为我不能给家人提供足够好的生活条件。一天晚上,我和丈夫熬夜狂看记录小型家居的视频节目。我最喜欢的一集是奥普拉造访哥本哈根的一间品味无可挑剔的公寓。优雅的丹麦女主人向奥普拉展示了微型冰箱和供孩子们睡觉的抬高的凹室。“那就是你们的整个冰箱?”奥普拉问。“这就是他们的整个卧室?”奥普拉很吃惊,但同时也钦佩不已。 一天,我在Dwell杂志上读到了一篇专题文章,那天我终于发誓今后不再看房产目录了。文章写的是一对布鲁克林夫妇为了有更大的空间抚养孩子而搬到州北部,结果却发现他们不喜欢那种与世隔绝的状态;他们很快又搬回了布鲁克林,在温莎露台地区买下一套小公寓,把它改造得像绿洲一样宜人,看得我直想穿过杂志爬过去,在他们那有着洁白线条和开放式储物架的明亮整洁的厨房里冲杯咖啡喝。 除此之外,我还偶然在宜家看到了为居住面积不足600平方英尺的四口之家设计的样板间。我在那里驻足良久,仔细打量它巧妙的储物收纳系统,安慰自己说我们并没有发疯,虽然我为孩子们提供的居住面积比我小时候拥有的要小,但并不能因此说我失职。 你无法样样兼得,必须有舍才有得——这个道理并不只是人们随便说说而已。我们这些在经济繁荣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长大的孩子有时不愿意相信以下事实:我们确实常常不得不在报酬高的职业和能够带来精神满足的职业之间做出选择,在能赚钱养家的伴侣和能按时回家睡觉的伴侣之间做出选择,在大房子和小房子之间做出选择。我们总是要权衡、妥协。虽然我和丈夫从来没有明确地选择要带着两个孩子住在一居室的房子里,但是一路走来我们已经做出了很多选择,非常多的选择:选择在这个城市生活,选择以艺术为业,选择当老师,选择生两个孩子。当你考虑到这些选择中的每次选择所包含的特权时,这个一居室的问题就开始显得不那么简单了。 雕塑家兼装置艺术家安德烈亚•齐特尔创作过一件名为“身体全面处理装置”的作品。作品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用桶做成的马桶,一个是做饭和用餐的平台,马桶直接放在平台的前面,这是一个人实现纯粹生存而进行的活动——吃喝拉撒——所需的最小空间。这件作品有一种严肃性,朴实无华,而且提出了有关生存意义的问题——但更打动我的是其中的效率之美、极致的幽默感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安详。在狭小的空间里要想生活得好,更多地是在于你的心态,而不是如何利用空间。你需要承认,更大的物理空间未必与更大的精神空间相关连。 几周前,两岁大的女儿——她听到我谈房子的事已经听得要吐了——突然对我说:“妈妈,我永远都不想离开这个家。咱们在这儿很舒服。” 她那小小的房间是她的骄傲和乐土,在我们家(或者,我想应该说小家),我们称她的房间为“布鲁克林最舒适的房间”。最近,一个小男孩走进她的卧室,说:“这个房间怎么这么小啊?”这话让我怒火上冲,简直想拧断他的脖子。不过,这股火很快就消下去了。原因之一是我的女儿似乎并没有在意他的话。等到她年龄再大些,知道为自己的房间太小而感到难为情时,希望她能理解,我们没有给她一个带大庭院的大房子中的一个大房间,而是选择了花大量时间陪伴她和弟弟,并且从事我们热爱的事业。 我常常想起朋友敬重的一位拉比曾对他说过的话:“你的价值观体现在你如何支配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别管你嘴上说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行动上见真章。 晚上,我借着夜灯洗澡,这样浴室的灯光就不会把孩子们弄醒。我穿上浴袍(有个小窍门——拥有一件足够厚实的浴袍会让你产生自己的家是座宫殿的错觉)。我走过孩子们沉睡其间的两个角落,在上床时间过后的整洁和寂静中走进另一个房间,我的丈夫正在书桌边画画,快乐在我的心中升腾。我的整个不断拓展的人生就承载在这个美丽的、白色的、四方形的家里。 我保证,下次有人来我家时,我会一把拉开房门,向客人展示我们的厨房兼卧室/餐厅/客厅/游戏室/我的办公室/丈夫的办公室/健身房/图书室/家庭活动室。我会说:“快进来,就当在自己家一样。” 文章摘自:《新东方英语》12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