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还是一个有学号的人

那年,我还是一个有学号的人

2018-06-23    16'04''

主播: 知耳电台/知耳茶话屋

449 3

介绍:
那年,我还是一个有学号的人 去年写下下面心情的时候,离跨出校门就差几个小时,还算是一个有学号的人吧。 时间,真的不是昨天很近,明天很远这样子。转眼又有人开始从那年跨进的校门跨出去,他们的今天犹如去年的自己给了我一些触动,于是想发一下去年离校写下的心情。 下面才是去年的标题: 毕业了,我倒退着走出校门 我想,我不能就这么匆匆的挎个装承着三年的包离开。毕竟在这里,总是能找到些许一种叫情怀的“物质”。那末,有了下面这些不成体的文字。 收好我的行李,我,故意的就成了最后一个。我最后的这些东西中,有着我复杂的情感。 点了支烟靠着书桌,以前的日子在脑海中胡乱的搅。不争气啊,眼泪唰唰的就往下流,咬牙抽泣着蜷在角落。我知道,以后见一面得有多难。或许,不用我多嘴,你们都明白。 有一天我忽然想,现在及以后的日子去读写文字,以仅有的拙劣的墨迹记录那些琐碎的生活。既向我感受到的一切事物致敬,也将它们注入我的文字存留。让这些文字的质地以及感知共同归属于我和你们,我的,每一个字都携刻下以后你还能见的岁月的印记。文字,在此便也带上了一份责任。 “我们都老了”这几个字,是让我十分感动的。在这难以表达的时间段里,真不知道该说句什么。我非常明确的明白,在校门跨出那一步的意义,一步就将不再以这个身份出现在这里。 我不要那种回头是母校,回头满眼泪水的身份转变。所以我便倒退着向后,看着它成为我的母校。 最后那几日,坐着靠窗的公交,带着耳机,一个地点一个地点的换,一个站一个站的走,最后去看一眼重庆这个地方。走哪儿都能遇见很多即将毕业的人儿,我们互相留影、互相祝福,然后挥手离去。 尽管一直爱着这片土地和人们,但在今天我们离去的时候,格外炽烈。深爱上一个地方,最后发现,往往是即将踏上列车远去的时候啊。 田径场和那些人儿的这份感情,于我而言很显珍贵。我们所有的那些东西令人感伤亦欣慰,有些话不知道该如何去说,最后都化在了酒里。即将离别的时间告诉我,遇上的你们都将成为了一段回忆。因此,在我还能触及它和他们的仅有的日子里,每一次我都格外的珍惜,我不确定是否这是最后一次。我曾说过,在那以后的日子我总会为它写些什么,又成一段记忆。那末,它必将存留于我的文字里,定格成生命中不敢忘怀的历程,直到这个个体矛盾的结束,即生命的终结。 这段时间每天一个人早起,去图书馆阅读,去看看那些曾经被我忽视的东西。我觉得如果我走,明天再起来就不再回来了,那些东西就不再属于我。在属于我的时候,将它映入脑帘,感动我那些敏感的神经。 我的那些人啊,这就都走了。最后一次见他是什么时候,第一个走的人是谁,都要,都应该去记得。 毕业聚会没能聚齐,以后的日子,哪敢奢望。毕业走的那天,我回头如果你在,看我必定也是满眼泪水。 那些让人曾经潸然泪下的场景,在你离别时再次浮现,再次催泪。请记得所有人的叮嘱,去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如果在这里你没有像花儿一样绽放,只因为你是棵大树,要去慢慢的耕耘,撒下一片阴凉,哪怕只能够为一个人。 尽管我们时刻在做着那些有意义的事,但在那些诸多最后的时间里,总是想有一些值得纪念的过程和结束,因此我也去做了一些事: 将我大学的最后一个月认认真真的献给图书馆,并要将这一生都与书为伴,究事物其规律并以仅有的微力去发展它; 在田径场跑一次马拉松,以此纪念我认认真真对待过的田径短跑运动,纪念我那片挥洒血泪的土地,纪念跑到腿抽筋搀扶我的兄弟们,纪念跟随四位教练拼搏的岁月; 认真的去记录下那些从我世界来过和必将会到来的东西。如果哪天我“忘记”了,请你们记得,我曾经认真的去记住你们并将它记录了下来; 为这段岁月写些文字,并将它投到学校报刊和官网,不求刊登,仅以表内心不舍与追求。 书读了,操场大雨下的52.5圈也跑了,该记下的东西记下了,文字也写了,于是我也该走了。 岁月走过,步履阑珊那天我还是坐着那路265回来看看。我甚至都想到了电专的学子会给我让座,因为那时候,电专的我们搭着265摇摇晃晃穿梭于电专和杨家坪也曾给爷爷奶奶让座。 我想,我是不会坐的,那天我身份不只是一位老爷爷。“同学,我是你学长,你坐吧!”。 我怎么来我就怎么走,我怎么想我就怎么走。昂首走着的赤子,不曾退却。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最后祝母校在一届又一届学子离去时为您流下无数感动的泪水,再见母校! 写完这些,我也在空荡的宿舍泣不成声。 郭华江 2017.6.24毕业离校,写于重庆电专 2018.6.2毕业将一年,修改于深圳光明 你的毕业心情呢?欢迎来稿分享。这里不仅有烟、有酒、有音乐、有故事,还有一群人,想听你那些内心的感情。 毕业之后,还有毕业后的那些辛酸、快乐和成长,欢迎大家来稿,近期会有相关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