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秦腔艺术剧院发展

省秦腔艺术剧院发展

2017-04-28    09'25''

主播: FM786316

123 2

介绍:
(主播)有人说,秦腔是写入西北人民DNA的深刻文化印记。但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这古老的艺术形式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也同样面临如何去坚守和开拓,怎样唤醒人们遥远文化记忆的问题。面对艰难处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以大刀阔斧的改革、执着的坚守和大胆的创新为古老秦腔艺术在文化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为有着同样境遇的其他文艺院团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省秦腔艺术剧院发展启示录”,由甘肃台记者刘芸采制。 (今日观察  2017年4月24日  分秒 )   (记者) 刚刚过去的三月,由国家京剧院献演的传统戏曲大剧《锁麟囊》和由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献演的秦腔《锁麟囊》先后登上甘肃大剧院黄河之韵艺术节的舞台,同一场经典大戏两个戏曲剧种的同台亮相,不仅为金城票友带来了一次从未有过的艺术享受,更为国粹京剧与古老秦腔的艺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甘肃地方文艺院团不俗的实力和对艺术孜孜以求的精气神儿深深打动了剧中主角薛湘灵扮演者、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李海燕。(录音)我也看了,非常好。把国粹京剧改编成地方剧种这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很成功,演员也很好。      秦剧《锁麟囊》是对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在1937年编剧的京剧《锁麟囊》的改编新拍,该剧上演后,先后荣获“改编剧目大奖”“创意及出品人奖金奖”等9项大奖;主演苏凤丽因其在秦腔《锁麟囊》中的精湛表演荣获第26届梅花奖;业界及戏迷还因此给予它“了不起的甘肃秦腔”这样的美誉。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建平(录音)我们不按照过去的那种样式来演,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经过创新,过去版本里面 主要反映一种思想,那就是好人好报,还有因果报应的东西在里面。但是我们改编后不光是有好人好报的主题,还加入了知恩图报,这个是当代社会亟需要的一种东西。       近年来,省秦腔艺术剧院的发展势头强劲。就在今年初,由甘肃省秦腔艺术剧院历时一年倾力打造的大型秦腔贺岁剧《八月十五月儿圆》正式与观众见面,在兰州黄河剧院以连演4场的形式接受市场检阅。仅是初次立上舞台的一部新戏,4场演出场场上座率都在97%以上,戏迷反响热烈的同时,业内人士、戏剧评论家们更是众口一词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著名戏剧评论家、甘肃省剧协原副主席肖美鹿(录音)我觉得这个戏实现了两个回归,一是戏曲的回归,回归了戏曲本体,舞台的整体呈现、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都遵循着戏曲的规律,完全是戏曲的特征。二是人性的回归,观众都觉得从该剧的故事情节使人能回想起曾经的岁月,所以该剧感动了观众、打动了人心,我觉得是当下现代戏中一个非常好的、令人可喜的呈现。      秦剧《八月十五月儿圆》改编自苏州滑稽剧《顾家姆妈》,但又并非简单移植。全剧以弘扬人间大爱,书写普通百姓良善情怀为主题,跨越45年,讲述了主人公---保姆“红柳”反仆为主、用超越亲情、超越血缘的大爱抚育一对龙凤胎弃婴成长的故事,展现了普通老百姓对生命的关照,同时又映照了近半个世纪的时代变化。去看这部戏的时候,国家一级编剧李天圣原本是带着职业习惯去“挑毛病”的,没承想,他却与大多观众一样流着泪看完了两个小时的演出。(录音)很长时间以来我看到的一部让我特别感动,让我忘记了自己身份的戏,因为我是从事艺术工作的,我们走进剧场都是有一双很挑剔的眼睛,老在看其他人的戏里面有什么毛病,这好像成为一个职业习惯了。我理解好戏就是一下进去了,被拉住了,也忘记去挑毛病了。我是被这个戏的情节、故事,被他一步一步的拉着,然后一直看完,觉得很过瘾。看完了回头再想,怎么今天没有挑毛病,实际上是人家这个剧目没有给你挑毛病的时间,因为你被感动了。   一部新戏能取得如此热烈的反响,让省秦腔艺术剧院掌舵人,同时也是该剧编剧的王建平始料未及。但回过头去看,其实,《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成功,似乎早就有了“伏笔”。用王建平的话说就是----“唯有真情最动人,艺术是要“以人民为中心的!”(录音)这句话确实需要在艺术实践中打掉虚荣,放平心态,脚要落地,空中楼阁是不行的。当然,一些历史人物在推动时代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真正推动历史向前进步的还是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我在这个戏里面就是讲真话、不粉饰,抓能够表现时代最真实最渴盼的东西。      在《八月十五月儿圆》成功的背后,人们不知道的是,撑起这部感天动地的秦腔大戏的,是平均年龄在27岁的一众年轻演员。这在2012年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之初几乎不敢想象。甘肃秦腔艺术剧院演员队队长郭凯杰告诉记者, “那时候主干力量根据政策全部退休,甘肃省秦是没人、没戏,‘青黄不接’现象严重。”面对困境,省秦腔艺术剧院率先开启了内部改革。(录音)重点进行了人才队伍建设。先是从陕甘各地招收了一批“尖子娃娃”,再邀请名师培训,后根据各自能力大小定角色、定待遇。还有演员演什么,这都是根据他的能力对应确定的。     如今100多人的院团,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折子戏要演,在大戏中也是各有角色。从刚入院时的被闲置、连跑龙套都是梦想的无所适从,到在《慈母泪》中担任双生双旦的主角,省秦腔艺术剧院演员窦玮亲身体验了转企改制前没有排练厅、缺行当、缺演员的“囧境”到如今享受着宽敞的排练厅、量身定做的戏服等待遇,她笑称是“梦想照进了现实”。(录音)机会给你,自己去把握。像我们现在排戏,都会分AB组,有时候会分ABC组,每一个组都有上台演出的机会,不会说让哪一个人把所有的戏都演了,那对别人不公平,自己也会太累,这就挺好的。       省秦腔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建平告诉记者,人才队伍建设是省秦转企改制后人才、剧场、剧目、制度建设‘四个建设’中首先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改制后,通过名师锤炼、舞台锤炼、剧目锤炼,当初“青黄不接”的甘肃省秦如今已是拥有108人、每年可演出150多场的“整装部队”;投资800多万元建设的“77·演艺工场”,让“省秦人”有了“战斗的阵地”,也成为秦腔弘扬、发展的“根据地”。有人有阵地,剧目建设自然提上日程,截至目前,甘肃省秦可以演出18台传统秦腔大戏,70多台折子戏,有了“常演不衰”的资本和能力,而制度始终是改革的保驾护航者。(录音)“坚持走正路,坚持‘三戏并举’。”我来到甘肃省秦这多少年就是这么做的。第二,就是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培养人才。人才是艺术生产的第一生产力。再一个,还是坚持改革,因为演戏说到底是个苦差事,不改革就不能调动起这些演艺人员的积极性。     王建平说,对于秦腔艺术,《火焰驹》《铡美案》《周仁回府》等传统戏曲,是精华所在也是根本所在,“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创新”,近几年,甘肃省秦培养了一大批年轻人才,也将一度无力上演的18台传统大戏一一搬上甘肃舞台,再树“甘肃省秦”的牌子。       作为一门传统的艺术门类,如何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院,开拓受众群体,这是所有传统戏曲艺术发展中必须要正视的现实,对此,省秦的做法是:抛却老戏老演,来个老戏新演,比如对《锁麟囊》的改编新拍。与此同时,这几年,省秦在继承传统戏曲的道路上又迈进了新的一步-----不断推出现代题材戏,让秦腔“时尚化”、现代化。        当然,省秦腔艺术剧院的发展,不能完全代表全省秦腔艺术的发展,更不是其他文艺院团可以照搬的市场打拼模式,但它就像一面旗帜,鲜活引领着全省秦腔艺术发展的方向与轨迹;更像一面镜子,生动映照着文化体制改革后文艺院团发展的脉络与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