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列车甘肃行"催生基层科技创新动力

"科技列车甘肃行"催生基层科技创新动力

2019-07-16    10'33''

主播: FM786316

425 2

介绍:
各位听众,欢迎继续收听《甘肃新闻》,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 《"科技列车甘肃行"催生基层科技创新动力》 - --《今日观察》栏头曲 ---- 甲:作为每年一度的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头戏”——“科技列车行甘肃行”活动近日在定西市圆满结束。“科技列车行”既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一项重大内容,又是历经15年形成的科技惠民和服务基层的一项品牌性科技活动。 乙:来自全国各地109位专家通过实地调研、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义诊、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科普电影展播、科普展览、科普大棚车体验等活动,为定西人民送上了科普文化大餐和科学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爱祖国、爱科学、爱生活的热情。今天的今日观察请听甘 肃台记者魏晓林采制的专稿:《"科技列车甘肃行"催生基层科技创新动力》。 (观察7.15 9分29秒) “服从命令听指挥,灾中逃生互相帮,广播电视要收看,暴雨来临家中跑。好,谢谢同学们!地质灾害避险知识都在这里了,我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科学防范,掌握地质灾害这些基本知识,降低地质灾害损失。谢谢大家!”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教授级高工侯圣山在定西市通渭县平襄中学现场讲解的精彩一幕。“科技列车甘肃行”通渭县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同时在通渭县一中、二中、平襄初中和思源学校进行。活动期间,青少年教育专家徐锦溪、国家地质博物馆专家、国家地调局专家、北京天文馆专家、广东科学中心专家等共计39名专家,在通渭县一中、二中、思源学校、平襄初中等学校开展了科普讲座、科普展览和科普读物捐赠,举办了关于科技、天文、地质和营养健康方面的科普讲座四场,为学校师生送去了一场科普盛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馆员王莉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到学校来讲座觉得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特别好,就是那种渴望知识的感觉让我们很感动。这次来的11个人都上台讲了,这个侯老师都讲了2堂课了,孩子们还是觉得意犹未尽。所以我觉得这趟来我们收获也很大,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的知识被需要,我们也有这种热情。如果孩子们需要,我们还会继续提供后续的知识服务。” 这次由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12个部委联合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科技列车甘肃行”活动主题是“科技强国富民·科普助力脱贫”,主要通过开展科普宣传、专家服务、医疗义诊等活动,送科技到基层,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通过这个活动,更广泛地汇聚科技资源,扩大开放创新,落实科技需求,促进成果转化,扩大媒体宣传,支撑甘肃发展;通过这个活动,认识甘肃感知甘肃,宣传甘肃,推介甘肃,吸引更多的人才团队到甘肃创新创业、开展合作;通过这个活动,为科技入甘活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全国科技活动周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把全国科技活动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省科技厅厅长史百战:“科技列车行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惠民和服务基层的一项标志性活动,到今天为止已举办了15届。已经成为普及科学技木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提升科学素养、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成为宣传党的科技方针政策的大舞台,科技工作者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平台,荟萃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强国富民·科普助力脱贫”,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将分成4个分队,围绕医疗义诊、项目对接、成果转化、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科普展示等内容开展系列科技服务和科普活动,有关部门捐赠了一批科技和科普物资,共同将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送进院校工厂、田间地头、乡村和千家万户。” 定西是马铃薯之乡。科技列车行专家、武汉轻工业大学副校长周坚教授在定西举行的马铃薯加工转化专题讲座上建议加快主食化专用马铃薯品种的筛选和选育,积极引导鲜薯就地加工转化,加强马铃薯主食化关键技术攻关,重点解决马铃薯主食产品的口感和营养搭配等问题。而江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专家班宵逢博士,则对马铃薯粉条的灭菌保鲜防护处理提出了方案。 近年来,通渭县按照“以草促畜、以畜带草、草畜联动”思路,引导农户大力发展草畜产业,通过种草养畜实现增收致富。来自呼和浩特农机分院研究员刘贵林通过对华岭农业等几家草业公司的调研,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我是搞草牧业装备的,这次来几家草牧业公司看到他们有好多需求,我觉得我有好多东西毫无保留地按照科技列车的要求服务好,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我自己收获也很大,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虽然是第一次来,也看到了甘肃定西这几年发展变化很大,畜牧业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有很大促进作用。”华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丽君:“专家现场给我们做指导,给我们答疑解惑,并且针对我们牧草机械这一块下一步的升级改造和更长远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今后做牧草和牧草机械装备更加有信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2位教授孙志蓉、王秀丽在科技列车活动中马不停蹄地来到通广药材、昌源药业等药企,详细了解通渭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以及转型升级情况,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及所遇到的瓶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强龙头企业、发展品牌、提高科学技术和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对策,更好的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化经济的思路。孙志蓉:“通过这几天在药企和基地的访问考察调研,我觉得他们的科技需求度比较大,不管是药企、饮片厂还是中药的种植基地,可能有一些信息方面的不太顺畅,还有就是科学技术获得的渠道可能有限,很多方面都有待于提升,很需要科技人员经常有这种活动来给他们进行帮扶。我们也感觉到他们也需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前到后各个环节上技术的支持,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经常性开展,我们也希望能给他们真正的有所帮助。”昌源药业总经理蒲克歧对记者说:“我们最大的困难是技术、人才、资金,教授从技术方面和以后的发展方向都给予了指导,改变了我们的思路,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她讲了要找出行业的差异化,要向这个方向方面发展。通过和几位老师交流感受特别深,对我启发也很大,我作为企业负责人以后要多请教这几位老师,在她们的帮助下把企业做实做强。” 来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闫振立研究员一到村上,就被当地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一路不顾疲劳,顶风冒雨,手把手地指导果农苹果栽培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轻松地让种植农户掌握果园管理技术要领,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经济林果发家致富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广大群众种下了脱贫致富的绿色希望。常家河镇苹果种植大户汪宗善追着闫振立连续听了2天课:“专家到那儿讲课我就去听课,就知道怎么干的了,感觉棒棒的,受益匪 浅!”这也让闫振立深切感受到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 短短的5天时间里,参加科技列车行的109位专家通过实地调研、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义诊、进行技术交流指导、科普电影展播、科普展览、科普大棚车体验等活动,为广大群众送上了科普文化大餐和科学体验,进一步激发了干部群众爱祖国、爱科学、爱生活的热情。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特长通过进村入户、进校入园、进院入所、进厂入企,送思想、送理念、送科学、送技术,在农业、中医药、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帮助提高当地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活动期间,为定西市7所小学捐赠科普实验室7套,为2个贫困村捐赠粮仓100个,签订“马铃薯鲜薯就地加工转化”等合作项目协议7个,捐赠各类科普图书5050册、共举办科普讲座18场次、参与人数5000多人次,开展义诊活动10场次、参与人数3000多人次、开展技术培训38场次,参与人数2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