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为下

以静为下

2019-11-27    24'57''

主播: 山东文源妈

146 0

介绍:
世 界 那 么 大,我 想 去 看 看。 人 心 那 么 杂,也 要 去 看 看。 真 理 那 么 深,应 该 去 看 看。 众 生 那 么 多,用 心 去 看 看 支气管炎是肺系疾病的重要组成。 常由咳喘痰炎热5个主症,必须抓住祛痰这个环节,痰祛则咳喘痰热会随之缓解。 祛痰者首要分清寒热,其辨不再色而在质,粘稠痰属热,泡沫痰属寒,以“三子养亲汤”为主方,热痰以葶苈子易白芥子。还用重视“脾为生痰之源”,不能局限于肺,要配以治脾,方能彻底祛痰,热痰配醒脾,寒痰配健脾。 痰为实邪,应当给以出路而分利二便,利于润肠利于痰浊的排出。分寒热顾脾运和利二便,便是祛痰之治,也即支气管炎的巧知法。 3个祛痰的环节,选药如下: 温肺-苏子、细辛、白芥子、白前、杏仁、桂枝、桔梗、紫苑、款冬花。 清肺-葶苈子、牛蒡子、桑白皮、竹沥、浙贝、前胡、天竺黄、全瓜蒌。 醒脾-莱菔子、生苡仁、陈皮、云苓、连翘、竹茹。 健脾-清夏、桔红、木香、白扁豆、白术。 利尿-车前草、白花蛇舌草、冬瓜子皮、芦根、竹叶。 润肠-草决明、桃仁、白菊花和全当归。 痰瘀互根,常常互结,支气管炎常因情绪激动而诱发,所谓“木火刑金”,火也常致血瘀,故长宜伍用化瘀而提高疗效。化瘀法从清肝活血着手: 清肝-生栀子、黛蛤散、菊花、夏枯草、地龙、薄荷、蝉衣、羚羊角。 活血-桃仁、川芎、丹参、苏木、泽兰、花蕊石、三七粉。 底下讲气管炎,这也是多见病,也是中医有疗效的病种,关键抓住祛痰。气管炎五个主证,咳喘痰热炎,咳嗽、喘、有痰、发热、有炎证,就五个字,概括了气管炎的所有症状,咳喘痰热炎。 五个症状里面抓住关键就是祛痰,痰祛了,其它四个症状往往就迎刃而解了。痰怎么祛呢?分两类:温肺或者清肺。分清寒痰或者热痰。昨天讲了,辨痰不在颜色,在质量。 温肺里面主要的药就苏子和莱菔子, 清肺里面主要的药就天竺黄和浙贝。 第二个肺为贮痰之器,分清寒热,脾为生痰之源,所以要加上醒脾或者健脾,实行的用醒脾,虚性的就用健脾,醒脾里面主要的药就莱菔子和苡仁,健脾里面主要的药就白扁豆和陈皮。 分利二便才能祛痰,要利尿和润肠。祛痰的时候要注意痰瘀互根,要配上化瘀的药。昨天讲了化瘀的药,两个主要的药。什么药?丹参和水蛭。说明你们下功夫了,整明白了,哪怕没有瘀的表现,你把这两个药里面加了一个就能提高疗效。 还要注意木火刑金,就注意要清肝,清肝里面主要的药就是丹皮、栀子和薄荷。这么几个配合呀,冒似看起来不像是治疗支气管炎、治气喘,实际上是治疗气管炎的根本办法。 要巧治,光止咳、光平喘,无济于事。西医对气管炎已无能为力了,用了好多办法都不行,最后用了可待因。这个有痰的患者用了可待因麻烦了,病人的痰咳不出来、憋气,喘得更厉害了,它没办法没优势,中医有优势,优势再于巧治,巧治再于抓住痰。 痰就用这6个办法来彻底的祛痰,即考虑有形的痰又考虑无形的痰,有形的痰那就咳嗽咳痰,看得见;无形的痰是个病理因子,也是个病因,不一定看得见,这责之于脾。 它阻于五个部位,不一定有痰,但中医讲这是痰浊,分为无形。这十多年我把它改过来了,不能叫无形的痰,韩博做了十多年的研究课题呀,从硕士到博士,到现在的师带徒,从临床上的文献从实验室,痰浊和脂质的代谢紊乱非常有关系。脂质代谢紊乱了,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这个有害的脂蛋白升高;有用的脂蛋白叫高密度的脂蛋白降低了,这就引起了中医讲的痰浊。 反过来用了中医的温胆汤,痰瘀同治,这个高密度脂蛋白就升高了,低密度脂蛋白就降低了,症状缓解了。你说这个痰浊无形嘛?有形。查脂质代谢的七项指标,就可以看出有痰浊,所以不能叫无形的痰,要改正了,所以现在痰浊要叫成狭义的痰。 就是肺为贮痰之器,狭义的痰看得见吧!广义的痰,那就痰浊了,脾为生痰之源,不用有形无形,用狭义和广义,发展了。 这个现在没有精力,现在有的院士写了络病学说,过去呢,有好多专家写过痰病学,络病学有了,痰病学有了,但它们都是分离的,络讲络,痰讲痰,实际上络和痰互根,连接在一起,现在假如给我建个工作室,我就想把这两个合在一起,就叫痰瘀学,从古代文献到实验到临床,给它统一在一起,这更有价值。 中医治疗实证呀,离不开痰瘀 ,痰瘀也分利不了。这个很重要,所以一定想到有痰必有瘀,有瘀必有痰。 问题就是偏重,就像调肾阴阳也一样,有火有水,有阴有阳,这个疏忽了,你分不开呀,要从阳求阴,从阴求阳,问题找偏重,阳虚偏重,还是阴虚偏重。找偏重的原因就是以舌为准,舌像为准来找偏重。 这个木火刑金,里面加上清肝和活血的药,肝藏血,肝经容易上火,所以木火刑金我刚才讲了要清肝,要活血。这一套治疗气管炎,很特殊,当然很有效,比一般的中医大夫,内科大夫治疗气管炎那巧治多了,当然妙的目的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直接影响疗效。 这节课还是讲中医的治法。 对于学习中医如何引导呢?诚如孟子所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老师傳拿出的样子,让弟子学习,这一点孟子说的很多。 还有个学习态度问题,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宣和画谱》卷《道释一》载,唐阎立本也是远师张僧繇,“立本尝至荆州,视僧繇画,曰:‘定虚得名耳!’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又往,曰:‘名下定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是犹欧阳询之见索靖碑也。” 这个故事对我们学习中医有什么启发呢? 现在的人多急功近利,学了几天中医就想挣大钱,拼命包装自己,这个社会似乎可以理解,但是,这样态度最好还是不学医为妥。更有甚者,想得到一二个秘方就可以挣大钱!这样的心态比古人还不如的。 汪瑟庵说″医非神圣不能为也″,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汪瑟庵说″医非神圣不能为也″,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 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对讲的内容多看几遍,以便有所收获。 今天,我就讲这样多了! 感谢大家!
上一期: 德交归焉
下一期: 道者万物之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