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_概说

总论_概说

2020-08-10    30'54''

主播: 山东文源妈

97 2

介绍:
温病是中医的一个病名,是指因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又称为温热病,属广义的伤寒范畴。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小便等都很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也就是认识和防治温病的学说。 温病的特点 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由外界温邪引起。②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③病程发展有阶段性。大多循卫气营血规律传变发展。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变快,发热为主症,易出现险恶证候,易耗伤阴津。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 一方面,两者的病因不同,伤寒感受的主要是风邪、寒邪,温病感受的主要是湿热、温热; 另一方面,两者的症状不同,伤寒主要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较轻,无口渴,舌质淡,舌苔淡薄,脉浮紧,温病则表现为微恶寒或无恶寒,发热较重,口渴。 正文: 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不同,它形成的年代较晚。在《黄帝内经》虽然也提到了温病,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这两篇都指出了冬天感受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两篇里都没讲,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200多年,是经过无数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相反,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比较早,自东汉末年《伤寒论》成书,伤寒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但温病从始至终都不能等同于伤寒,二者的病因、病机、治法上虽有相交之处,但伤寒并不能涵括温病。 一、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一条是太阳病辨证的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中风的具体症状;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伤寒的具体症状;第六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讲的太阳温病的具体症状。在“太阳上篇”前六条中提出来三个症候的名称:一个是太阳中风,一个是太阳伤寒,一个是太阳温病。其中太阳中风是表虚证,治用桂枝汤;太阳伤寒是表实证,治用麻黄汤;太阳温病是表热证,《伤寒论》并没有给出治法,以至于后世医家一般都认为伤寒治法也一样适用于温病。虽然《伤寒论》中清法代表方剂如麻杏石甘汤、白虎汤,下法代表方剂如大、小承气汤这些经方也确实被后世温病学医家广泛使用。但也应该看到《伤寒论》对外感病初起是表寒证,治疗用辛温解表;而温病是表热证,不能再用辛温解表,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由此伤寒治法并不能涵盖温病治法。 而且《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段话中“伤寒有五”是指广义的伤寒,它是外感病的统称,泛指说有的外感病,既包括外感寒邪所致的伤寒,也包括外感热邪所致的温病。“有伤寒”这个指狭义伤寒,就是《伤寒论》中所讲的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可见,“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这五者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内温病学说不能从伤寒学说中独立出来,就是忽略了温病与伤寒的并列关系,同时因为《伤寒论》是经典著作,备受后世医家的尊崇,所以从它问世以后一直到公元1200年左右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温病的认识始终不能脱离伤寒的框框,以至于温病学说一直发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