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胃热炽

肺胃热炽

2020-08-26    32'52''

主播: 山东文源妈

206 1

介绍:
虚脱亡阳 身热骤退,大汗不止,喘息气微,精神萎靡,甚或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舌淡白,脉微细欲绝,或散大。本证是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进一步发展,是由于高热大汗伤津耗气禾得到及时控制,最终导致虚脱,甚至亡阳。虚脱,是指津气欲脱。因为正气大衰,无力抗邪,所以身热骤降。温热病治疗得法,身热逐渐下降而神清脉静,是向愈的表现。但是大汗不止而身热骤降,体温在短时间内突然由40oC降到36oC,甚至更低,则标誌正气衰败欲脱,无力抗邪。由于气虚不能固表,所以汗出不止,这种汗虽然还不至于是冷汗,但也不同于白虎汤证的高热大汗蒸蒸而出,而是身冷汗出。喘息而呼吸微弱,说明不是热邪逼迫肺气上逆的实喘,而是肺气欲绝,呼吸功能低下的虚喘。精神萎靡,是气虚功能低下的表现。这些症状都标誌着津气大亏,正气不支而将要脱离人体,所以称为虚脱证。如果虚脱没能得到有效控制,再进一步发展,就要出现阳气大衰的亡阳证。亡阳的“亡”字,是逃亡、丢失的意思,不能理解为死亡。阳气大量外耗而不能内守,不能收敛津液,就出现大汗淋漓,由于阳气极虚,所以汗液冰冷。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所以四肢厥冷,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四肢厥冷也呈向心性加重。阳气大衰无力鼓动血行,血液不能上荣于面部与舌,所以面色苍白、舌色淡白。津亏不能充盈脉管,阳气虚鼓动无力,所以脉微细欲绝。如果阳气亡失,不能收敛津气,还可以出现散若扬花,飘忽不定,按之无根的散大脉。虚脱与亡阳是两个证候,但二者联繫密切。一般来说,虚脱得不到控制,必将导致亡阳,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有没有冷汗与四肢厥冷。补气固脱,回阳救逆。生脉散、参附汤。生脉散(《温病条辨》)人参三钱(9g) 麦冬(不去心)二钱(6g) 五味子一钱(3g)水三杯,煮取八分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煎服。脉不敛,再作服,以脉敛为度。参附汤(《妇人大全良方》)人参一两(30g) 附子五钱(15g)人参另炖,熟附子水煎,取汁合服。生脉散是补气生津,敛阴固脱的方剂。因为证候是由津气欲脱而致,所以用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同时还有生津作用。麦冬甘寒,五味子酸温,二药配伍,酸甘化阴以养阴生津。五味子味酸,有敛汗之功,汗止则阳气不外泄,所以称之为守阴留阳。本方三药配伍,使阳气得固则汗不外泄,阴液内守则阳不外脱,共同达到补气生津,敛阴固脱的目的。津气恢复则脉象可以由洪大而芤或散大而恢复正常,因而以“生脉”作为方名。参附汤是由《伤寒论》的四逆汤与生脉散两方中各取一味君药组成,是固脱回阳的代表方剂。因为亡阳证是虚脱证的进一步发展,是由气脱进而导致阳亡,所以回阳必先固脱。方中用人参大补元气而固脱,用附子大辛大热以回阳救逆。如果冷汗不止,四肢厥冷不复,需要加大附子的用量,可以用至一两(30g),但必须煎至1小时以上,以减其毒性。近年来,在临床使用参附汤时往往加入龙骨、牡蛎以增强潜阳敛汗固脱的作用。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生脉散这三个方剂都能治疗大汗与喘,三者有什幺区别?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生脉散证是气分证过程中,由邪气盛而正气不衰的气分实证,向阳气不足、功能衰退的气分虚证,逐步发展的过程。白虎汤证的大汗出是里热蒸腾迫津外渗,所以是蒸蒸热汗。喘,是因为肺胃热炽,热邪迫肺,肺气上逆,所以喘急鼻煽。白虎汤证是里实热证,所以治疗要泄热保津。白虎加人参汤证是实中夹虚证,以肺胃热炽为主,又有津、气两伤,它的汗出与喘,是由热与虚两方面造成的,所以治疗既要泄热,又要兼补气生津。生脉散证的汗出与喘是津、气欲脱的表现,汗多但不热,喘息而无力,所以治疗要补气生津,敛阴固脱。这三个证候,病机不同,所以组方用药也不一样,在临床中一定要注意鑒别。可以说,白虎汤纯属清气法,白虎加人参汤是清气法与补法相结合,生脉散则纯属补法。
上一期: 痰热结胸
下一期: 肺胃热炽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