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讲解151——廿四史,全在滋。载治乱,知兴衰……

三字经讲解151——廿四史,全在滋。载治乱,知兴衰……

2016-08-25    43'28''

主播: ww_echo

710 12

介绍:
正音第151讲摘要:请关注正音公众号,获得更多学习信息 关于三字经的二十四史已经全部学完。接下来的二十四字,是史观。古今史,全在兹。“廿四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读史书,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前十二字就没有入声字,读时要把“兹”拉长,“知兴衰”要压低来读,后十二字的韵字为如声音“录、目” 廿的甲骨文、小篆。最初用一竖来表示“十”,后来“十”字为了和其他数字区分,中间加了一个小骨头,后来小骨头拓长,就演变成一横一竖为十。两个十连在一起就是廿,所以廿的意思是二十。在正音群里我说过,有一次我去福州,见到陈礼白老先生,他很热情地带我去了林觉民故居。林觉民是福建人,葬在广州黄花岗烈士墓。当时陈老先生到了林觉民故居,说高兴不起来,当即给我吟诵了林觉民的《与妻书》,“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中的“三月念六”,念就是廿,三月念六就是三月二十六日的意思。“廿二日,天稍和”出自明代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清朝末年严复在翻译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有“经廿年”。满清为什么有国歌呢?那是因为有了现代西方国家的概念,在与西方国家交往的过程中必须需要演奏国歌。后面用过几次国歌,但真正被清政府承认的国歌是严复写的,那是清政府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首国歌。但由于国歌写好没有几天,清政府就被推翻了,所以没有流行起来。 全,上面是入,下面是玉,入玉为全。入玉表达所交纳的玉完美无缺,纯色玉为全。说文,全,完也,代表纯色玉。《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天子用纯色玉,公侯中高级别的上公用的是龙,比纯色玉稍微低级别一点的礼器。纯色玉引申为完全、完备、完全都的意思。清朝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里的“全”就是完全、都的意思。在三字经中的“全在兹”也是这个意思。二十四史全都在这个地方。 甲骨、金文、小篆和楷体。在的甲骨文是一个独体字,到了金文、小篆和楷体是合体字。在的金文左边部分是原来在的甲骨文,表示小草出生的样子。草木在哪里出生呢?后面我们在右边加了个“土”字。如果是看今天的楷体“在”要先把土去掉,再看剩下的部分,表示植物刚刚生长这两个字合起来,植物破土而生、草木出生在土上,所以“在”的原意是活着、存活着、生存着,学习先民的思维和智慧,表达生存、活着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我们的先民却非常有智慧,看见了地上的小草,尤其是刚刚长出来的小草感觉到非常有生命力,来表达存在、生存、活着,是很有意义的。小草是怎么长出来的小草的繁殖有很多种,但多数是由草的种子繁殖而来的。先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中原。在中原,中原一年四季是明显的,秋天是秋风扫落叶。秋天没有小草,一片光秃秃的。所以白居易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天来了,小草的籽发芽,先民一看,哎呀原来它活着,还生存着。通过“在”字,古人看到草木出生非常开心的样子,都在“在”字中体现出来了,读的时候要把感觉读出来。所以“在”是很重要的。易经中有“见龙在田”,《论语》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在原意的基础上延伸为居于、处于。三字经中的全在兹,都在这个地方,用的是“在”的延伸义,都聚在这个地方。 兹的甲骨文是现在兹字的下半部分,后来小篆在兹的甲骨文上加了草字头。兹的本义是草木茂盛。看字我们就知道。草字头特指草木。说文,兹,草木多益也。说到我们的先民,要回到炎帝黄帝生活的环境,按照当时的气候、生活的环境比较好理解。看到草木茂盛,一定是很高兴的,发出的声音“兹”。《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论》 “五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兹延伸义为现在、此时、这里。《论语》中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周文王没有了文就不在这里了。“廿四史,全在兹”,兹,这里。 注意衰的发音。金文小篆楷体。从楷体来看是衣服的衣中间加了个东西,我们看小篆,中间那个东西是ran3,跟草有关系。这几句话跟草都有关系。在,草木出生。兹,草木茂盛。ran3,表示草毛茸茸的样子,大家有时间可以去草地,感受小草那毛茸茸的感觉。衰这个字的原意读作suo1蓑的本字。正音群里可能有人穿过或者见过蓑衣。蓑衣是用草做的防雨的衣服,就是雨衣。还读作cui1,用粗麻布做成的毛边的丧服。古代的丧礼要根据亲疏远近,越亲穿的衣服越粗糙,毛边不修。现代年轻人为了时髦人故意把牛仔裤弄成毛边,千万不能让古人看见,会让他们误以为是出丧。shuai1力量减退,与鼎盛意思相反。三字经中是“兴衰”并列。兴表示逐渐、冉冉升起。行礼口号中,兴是起来的意思。衰引申为垂。《长歌行》中,“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要读shuai,表示花叶枯萎凋谢。 三字经的历史部分很快进入尾声,大家有时间多把三字经历史的全文都读几遍,多去体会。 (声明:以上文稿记录未经泰勒吴老师校对,仅供参考,详细内容以录音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