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之声:《幼儿入园前心理准备》

幼教之声:《幼儿入园前心理准备》

2018-01-04    08'28''

主播: 红杉实验园 Rainy老师

42 1

介绍:
做好入园的心理准备工作。 (一)加强孩子对外界的适应性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有研究表明:2岁前的婴幼儿对陌生人及陌生环境的警觉和惧怕心理是最强的。所以在孩子入园前的半年里,家长更要特别注意有意识地、系统地培养,让他在自然的社会交往中,多接触社会与熟悉他人。比如带孩子去公园、去郊游,让他有接触外界的机会;或者为孩子组织家庭宝宝聚会,并在他与小伙伴游戏的时候短暂的离开,帮孩子逐渐适应短暂分离,有利于克服入园后的分离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带孩子参加亲子课程班,亲子课程班里轻松愉快的游戏不仅能使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得到具体的、针对性的培养,还能使孩子在家长的陪伴引导下,逐步消除与他人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与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为孩子入园做一个很好的过渡。 1、入园前的一二个月,带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看小朋友玩,并用积极的语言来诱导孩子。“宝宝长大了,也可以上幼儿园了,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真开心,老师真好,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妈妈真想进去,你想不想上幼儿园呀?……”给孩子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刺激他进去参与的欲望并对自己的长大、上幼儿园有所期待。千万不能说“你再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去幼儿园,让老师收拾你。”给孩子负面的影响。。 2、入园前一二周,带孩子参观幼儿园,熟悉幼儿园各处的环境,鼓励他与园里的老师、小朋友交谈,分享食物、玩具。邀请老师到家里来家访,帮孩子消除对环境、老师、小朋友的陌生感。 3、临近入园的一二天,还可以给孩子策划一个“庆祝大典”,给孩子送礼物、邀请小朋友来聚会、拍照留念,让孩子为自己的长大而感到骄傲。 三、正确面对、处理孩子入园的各种问题 (一) 宝宝的情绪不稳定。 1、入园初期宝宝的情绪不稳定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家长要理解。宝宝要离开爸爸妈妈上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一下子来到自己不熟悉的环境,肯定会感到有些恐慌,他需要一个心理调节的过程,哭是宝宝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宝宝非常的脆弱,他也想通过哭,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给他更多的关心。所以家长不用太过担心,也不要压抑孩子,应该给孩子一个合理发泄的情绪的机会。慢慢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情绪就会逐渐稳定下来。 2、在宝宝入园的第一个月,家长也可以和老师商量让他带心爱的玩具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减轻他的分离焦虑和不安。头几天孩子放学回家,给孩子喝一些羚羊水,可以帮助控制紧张的情绪,预防发烧。 3、家长要尽量启动孩子的愉快记忆,有的家长接孩子回家,常常会把自己的担心化为一连串的问题:“有人欺负你吗?”“老师有没有批评你?”“有没有吃饱”这种负面的关心实际上在暗示宝宝:幼儿园是个令人不快乐的地方。明智的做法是:经常性的问一问宝宝“幼儿园里什么最好玩?”“老师为什么奖励你?是不是你做得很棒?”“幼儿园里的饭真香,妈妈闻到都想吃。”让宝宝回忆幼儿园里愉快的情景,给他快乐的心理暗示,宝宝就会更乐意接受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二) 孩子生病怎么办孩子刚入园的第一二个月,有的宝宝因为抵抗力差,环境改变,情绪影响等原因,比较容易生病。只要不是器质性的疾病,一般的低热、感冒,除了必要的治疗外,家长还是应该坚持送宝宝入园,如果稍有小病就放弃上幼儿园,会使适应期延长,不利于宝宝的发展。如果宝宝病得比较厉害,需要静养的话,家长也要处理好这个过程。宝宝生病了,家长要当着宝宝的面,打电话给老师请假,让宝宝告诉老师等病好了就上幼儿园,从小就培养宝宝的责任感,。一般现在孩子如果生病两三天,老师都会来关心,家长就要引导他体会老师小朋友对他的关爱;病好了主动打电话给老师,帮宝宝消除生病期间的消极心理,对回园有所期待。(三) 宝宝和小朋友发生矛盾怎么办孩子上幼儿园和小朋友闹意见是常有的事,不管是欺负别人或者被别人欺负,都是我们家长不喜欢见到或听到的事情,但是家长也不用过分着急,而是要妥善分析、处理。当孩子欺负别人,被老师或其他家长投诉时,有很多家长都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只能一个劲的道歉,并当着大家的面责骂孩子,这样子虽然能息事宁人,但并不能够真正的帮助孩子。 1、找出原因。用温和的谈话,让孩子告诉你,他为什么要欺负别人。孩子欺负别人常常是因为他心中有不痛快或不安全感, 2、帮助孩子寻找解决问题、发泄情绪的最佳办法,学会思考,提高其正确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自己犯的错误,学习体会别人的情绪,并承担后果。道歉、弥补等。 4、当孩子学着改正或表示改正时,你一定要给他信心,向他保证你仍然爱他。 好了,今天小雨老师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也为着我们红杉宝贝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感谢你们的聆听,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