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风情】20150429

【华夏风情】20150429

2015-04-29    10'14''

主播: 中国石油大学广播电台

26 1

介绍:
背景音乐:烟花易冷 二胡 沈括 造化钟灵通天工,金石草木皆明。舌灿莲华,妙笔生花,日月星辰随心转,川泽浑天在胸中。北宋年间,诗文之风正盛,朝野竞相以文章旖旎为荣。当此时,沈括入朝为官,务实科研,崇文之风气为之一振。 沈括,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浙江钱塘人。史载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医药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少时便读完家中藏书,跟随父亲四处云游,遍历华夏风土。未己,其父沈周因病逝世,括承父荫任沭阳主簿。其在任期间,主持治理沭水,将(四声)数万民工解水患之危,复开良田使沭阳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调任宁国县令,于芜湖筑万春圩,开田一千二百余顷。后恰逢汴河水患,沈括受命兴修汴水水利,亲测自开封至泗州淮河岸共八百四十余里地势,创“分层筑堰法”,修梯状堤堰,四年间引水淤田不可计数。 宋神宗时,司天监营私舞弊,被冠以“日官”之名的多是些招摇撞骗之辈,甚至连基本的量天仪器都一窍不通。及至沈括提举司天监,前前后后罢黜历官六名,又不计出身力荐淮南布衣卫朴主修新历。沈、卫二人一改旧历凑数修历之法,依天象制新式历法,又改良浑仪、浮漏等基本量天仪器。沈括一改旧式浑仪繁琐制式,精简环位,革除白道,另改进了浮漏同日影圭表之结构。天文之量度,由此愈发精准起来。沈括晚年所推崇的“十二气历”,以节气作为月份之始,革除闰月之弊,然囿于保守派权臣未能推行。 除却术数上的成就,沈括厉行节俭,能体查民情。服母丧期满,受人推荐为馆阅校勘,删定三司条例。当时皇室祭祀大讲排场,奢华无度,司礼官员借此中饱私囊。沈括对此深恶痛绝,遂考历朝礼制,作《南郊式》上书神宗。上命其点检事务,依新法行事,所省以万计,神宗大悦。熙宁五年八月,淮南遭饥,上遣沈括安抚。括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另开仓放粮以济灾民。恰逢朝廷广籍民车,百姓不解其意,一时间民心惶惶。上以此事问于括。其以古今兵车之异对之,神宗大喜,遂不复征车。上命沈括查访河北西路,当地百姓苦于苛税,括上书言如是者三十一事,陈其利弊,皆依其奏章行事。 神宗年间,北宋国力日渐衰微。熙宁八年,宋辽爆发边界冲突。辽国使臣萧禧来京商议,指责宋廷谈判不诚,欲以河东黄嵬山作为新的国境线,朝廷百官莫能与之辩。沈括连夜拜访枢密院,翻查旧时两国公文,寻得先帝所议之疆地书,指古长城为界。神宗听闻,特开天章阁召沈括进见,大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又命沈括出使契丹。括与辽相杨益戒凡六会,皆不卑不亢、对答如流,契丹知其志不可夺,遂不复强求,括乃还。 纵使是文人出身,沈括于军事上亦有不凡之成就。其就任河北西路查访使期间,掌管军器监,改制弓弩甲胄、研发刀枪兵车。可惜好景不长,沈括因乌台诗案事发遭御史弹劾,被贬宣州,次年复出延州知州。括肃延州军纪,检拔壮丁,不及年,延州军威名便远胜他州,沈括亦因军功进龙图阁学士。未己,给事中徐禧等人贪功冒进、不听劝告,强行于死地筑城,致使永乐城大败,官兵阵亡两万余人,民夫不可计数,平夏城大捷后的统一形势就此断送。沈括虽非首罪,仍因监管不力、救援不及遭贬为均州团练副使,改判秀洲安置。 沈括晚年于南京任光禄少卿,远离朝堂,一心精修学问。于润州赋闲八年,修“梦溪园”、自号梦溪丈人,笔耕不辍,撰写了《梦溪笔谈》三十卷。哲宗绍圣二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浮浮沉沉,为地方官时百姓安居,作查访使时军功累累;然终于还是陷入了派系斗争之中,白白断送了仕途。时光流转,百千年不过弹指间。于政见上同他不和之人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然每当我们仰观寰宇,总会想起在那浩淼的银河中有一颗名为沈括的星辰。 历四方,远庙堂。纵是长安春风好,偏爱金陵垂柳娇。且卸了一身戎马,洗去那半生浮名,掬起一捧梦溪流水,写下流芳百年。 1514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