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是文职no法官是体力活

法官是文职no法官是体力活

2017-08-12    07'46''

主播: 山涧水

181 2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干法官“瘾”最大的是哪位?是美国已经年过期颐的卫斯理·布朗,这位老前辈已都一百多岁了,还在联邦巡回法院继续断案,这老头已经需要戴着输氧管才能出庭,而且在审判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突然静默的情形。 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连个百岁老头都不放过!不,不,那是他自己赖着不退。美国联邦法官终身任职,退休与否在于自愿,没人可以强迫他退休。其实,他退休了一毛钱都不会少,人家这才是真正的发挥“余热”。 美国法官老头多,40岁以前被任命为法官的极少,高等法院法官的年龄很少低于50岁,上诉法院法官年龄很少有低于55岁的,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年龄更是在60岁之上,法院级别越高,法官年龄越老。  (这老头,我没办法不服!) 对于美国这些老头法官,一般都是人性化“劝退”,也就是领导委婉地告诉他“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了”。不退怎么办,在分案上绝对不网开一面,布朗前几年就和年轻法官一样满负荷办案。 在中国为何没有老头法官?并不是中国法官没有情怀,在中国法官是个体力活。彭顺安、石伟文、陈水根、王鹏宇、郑鹏、邹碧华、王辉、李罡、李光宝、左文明、梁聪、彭程、周卫东、 刘首立、卢涛、王海宏、孔令智…… 他们连退休都没等到,连审判台都没下来,“热”就已经用尽了,还怎么发挥“余热”?平均每月牺牲三名法官让人触目惊心,和平年代,生活把审判活生生变成了战役!连年轻人都受不了的岗位,一个百岁老人怎么可能承受!  (人家老来坚守,咱们年轻逃跑) 假如同样有一个布朗(就叫老朗吧,咱不能擅用布朗这位老前辈的名号)在咱这儿这样发挥“余热”,可以想像一下他的生活: 上班去挤地铁,一小伙子要给让座,老朗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不用,我也是上班族。地铁里越来越挤,老朗被挤成像片。刚下地铁,老朗一不小心跌了一跤,路边人侧目而过。老朗爬起来,颤巍巍到了办公室,内勤一下子拿来七八十个案子放到他桌子上,老朗一摸老花镜,才知道刚被摔碎了。 上午开庭离婚案,案子开不到一半,小两口在法庭上打了起来。老朗只能横在他俩中间,老朗没糊涂,他知道俩当事人不管是谁受伤,受处分的肯定是法官,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挨了几十拳头。 下午去办一个执行案,遇到一个泼皮老赖,拉着老朗一顿推搡,老朗觉得一把老骨头都要被他给推散架了。回家途中被一当事人尾随,老朗打不过急得上牙咬,咬了半天才发现没把人家给咬伤,假牙却不知道哪里去了。 晚上老朗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想到还有一百多份判决没有赶出来,这个月的绩效考核肯定要挂红灯,还要被领导给骂了,于是打开电脑,开始了“白加黑”的加班生活,用“二指禅”在键盘上艰难地打判决。 第二天,老朗到单位被告知要改革了,领导找到老朗说,你一大把年纪了,就不要入额了,给年轻人让让路吧。老朗一想不入不办案,也行。但院领导又说了,不入额的要继续办,挂别人的名字办。 老朗想想还没有还完的房贷,想想大学毕业赋闲在家嗷嗷待啃老的孙子,忍了。这时隔壁公司来了两个人,说老朗在一起案件中鉴定有瑕疵,涉嫌构成玩忽职守罪,老朗被隔壁公司的人带着走出了办公室。 刚到院门口,看到一个白布横幅,上面用黑色大字写着老朗法官贪赃枉法,数十人在旁围观。老朗只觉得心中憋闷,一口气没缓过来,卒!(欢迎关注法语如斯)
上一期: 仰望太行
下一期: 我还没去九寨 它已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