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不可以》:孩子的行为规范?家长的育儿指南?

《大卫,不可以》:孩子的行为规范?家长的育儿指南?

2019-09-16    02'05''

主播: 小鱼玩儿绘本

120 1

介绍:
今天的每日图荐来自大卫香农的代表作《大卫,不可以》,这也是他的成名作。 捣蛋鬼大卫可是绘本界数一数二的明星人物了。这个小捣蛋鬼似乎总是和妈妈作对。 洗澡时,把浴室弄得一塌糊涂。睡觉前,在床上上跳来跳去。他甚至在屋里打棒球。 这本书太有名了,所以各路的解读、书评也是数不胜数。这其中有两个方向的解读特别逗—— 一个把这本书作为孩子的行为规范,告诉孩子:大卫不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小朋友禁止做的事情哦!而且往往这样的解读还特别受家长欢迎,因为感觉读一本书,总要教孩子点什么道理的嘛! 不过,如果把《大卫不可以》当作行为规范来读,也许你会失望了。行为规范很有可能变成捣蛋指南,本来没想起调的皮,在大卫的提示下,孩子说不行还会去尝试一下图个乐儿。 另一种解读是鼓励家长模仿大卫妈妈的育儿方式。告诉孩子边界在哪里,但是当孩子伤心、无助的时候,给予充分的爱意和包容。 这种解读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是要说大卫的妈妈是什么育儿典范,那就扯太远了。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来说,“不可以”的力量微乎其微,有时候过于频繁的“不可以”还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很多小读者都会在书中看到自己的妈妈。妈妈们也能在故事中看到自己的熊孩子吧! 母子俩依偎在一起,共读这个既夸张又真实的故事,也看到自己在生活里的样子,这也就够了。 据说这本书的是根据作者5岁时的涂鸦改编的。 5岁的大卫香农用稚嫩的画笔记录下了妈妈不让他做的事,而“David”和“No”是他当时唯一会写的两个单词。 《大卫不可以》不但是小朋友们的心头爱,就连熊孩子的妈妈看了也会获得些许安慰吧!也许你家的捣蛋鬼也能长成一个天马行空的画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