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后院】第六季 第五十二场王绍培分享《欧洲:一堂丰富的人

【听说后院】第六季 第五十二场王绍培分享《欧洲:一堂丰富的人

2016-07-01    32'06''

主播: 后院读书会

719 14

介绍:
这是一部欧洲人写给欧洲人看的人文知识通典,全书实际上是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知识和修养?比如在社交生活中,为什么必须知道莎士比亚和梵高,却不必知道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人文知识是一种特殊的能力,它也许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善你的生活,但一定可以让你的视野更开阔、让内心更丰富、让你的人际交往更愉快。 施万尼茨(1940—2004)出生在一个教师的家庭里。他幼年受“二战”影响,11岁之前没有学校可上,只能在家接受父母的教育。大学主修的英语文学、历史和哲学等等都是“无用”之学。职业生涯里研究的莎士比亚也不是什么流行文化。他后来产生的广泛影响力在专业之外是可以理解:先是文学,他的第一部小说《校园风波》是图书畅销榜的冠军并被拍成电影;后是文化,1999年,他的《欧洲:一堂丰富的人文课》甫一出版立即畅销德国,后来更是成为全欧洲都很欢迎的“读物”。作为读者,我们应该庆幸施万尼茨没有回避成为了一位“学术明星”的人生命运;作为“善读者”,我们则应该感谢施万尼茨的精神反刍为我们带来了思想消化上的方便…… 好书不一定被人知晓,这差不多是好书的另一个定义。2008年6月,山西出版集团和山西人民出版社引进这本书中文版,没有什么人谈到它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我尊敬的、喜欢的历史学家许倬云曾经这样推荐这本书:“本书是一个德国学者认为人应该具备的知识,其范畴甚宽广,包括神话、传说、哲学、历史、文学与科学。他所关心的智识范围,是欧洲文明的全部。……本书作者列举的书单,代表了西方文明的精华。今天一个美国的大学教授,即使是在人文专业,也未必能掌握本书涵盖的广大领域。言念及此,我们更痛感今日大学教育重视专业的实用,却忽略了有教养者的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