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回忆》原创/诵读之春晓

《春天的回忆》原创/诵读之春晓

2016-12-24    10'48''

主播: 之春晓

1187 23

介绍:
感谢收听,期待你对本期节目的评论留言哦~ 《春天的回忆》 作者:之春晓/原创 时值清明,回乡扫墓。路过早已易主的老宅,感慨万千!惋惜与我同龄的老房子已不复存在,更遗憾的是,没有为那“穿靴戴帽”“披蓑衣”的老房子留下照片。除了那冬暖夏凉的老房子留下的遗憾,更多的是对已故亲人的思念...... 童年的美好,定格在七十年代初期。贫穷同欢乐交织,无忧与纯真相倚。儿时的记忆里,有无数个我撒欢儿追逐的春天......当时,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顿“好吃的”的饭菜,令我们充满欢乐与期许...... 那时,在青黄不接的春天,爸妈常为我们姐弟六人没有挨饿而庆幸。总是用生产队里分到的有限口粮,变着花样粗粮细做,让我们吃饱吃好。但清明节之前,除了大白菜,萝卜干和干白菜,根本没有其他鲜菜可以吃。妈妈偶尔生一坛绿豆芽儿,也显得十分珍贵(因为从生产队分到的绿豆是有限的)。我们小孩子之所以盼望清明节到来,源于能吃上一顿“不掺假”的面条和鲜嫩的青蒜苗。至于大人们,偷偷去平过的坟头上添些新土,似乎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说到青蒜苗,大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都不陌生。每当出了农历正月,爸妈便会发动我们姐弟六人,剥好多紫皮蒜,再用柔韧的“席櫗儿”把蒜瓣穿起来,围成大小不等的圆圈,然后大圈套小圈,依次码放在盘子里,再倒进清凉的井水,便准备就绪。然后将生蒜苗的盘子,对着窗户中间仅有的一块透明的玻璃(周围是白色的窗户纸),这是窗台上朝阳的最佳位置。我们每天抢着为它换水,看它发芽、喷须儿(生根),青苗蒜在我们的盼望中长满嫩绿......那年月,窗台上的青蒜苗,就是土坯房里的风景,乍暖还寒的春天,它比精心雕琢的盆栽还要靓丽。当青蒜苗长到半尺高的时候,爸爸便偶尔割下一点,像吃葱花一样,放在炒鸡蛋里。自家养的柴鸡,蛋黄格外的焦黄。配上青蒜苗,颜色更是好看。尽管少,我们还是吃得津津有味。 要想真正享受青苗蒜的美味,必定要等到清明节吃面条的时候。清明节的面条是不用“掺假”(不用掺入白玉米面或榆树皮面)的。 这一天,妈妈收工回来,会用留存许久的纯白面,放上少许盐、碱和面,醒好后,再用大擀面杖反复擀轧,再切成细细的面条。看着妈妈娴熟的动作,我们还是有些迫不及待,仿佛口水就要流出来。妈妈边擀边念叨着“薄擀细切,多待俩客(qie)”。这时候,我们便望着房梁上的燕子,拍着小手,打起“花巴掌儿”,唱着古老的童谣:“燕儿燕儿,抱花罐儿,鸡蛋打卤儿过水面儿”......这时候,爸爸才会完成一项重大使命一样,把保存完好的那盘头茬青蒜苗割下来,洗净、切碎,与其它几样“菜码儿”分开放在盘子里。也只有这样吃,我们才觉得真正解了馋。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正当我们坐着小板凳,围坐在堂屋的地桌上,狼吞虎咽吃得正香的时候,“啪唧”一声,从天而降的燕子屎,时常会在落头上、饭桌上,或吃半截的饭菜里。有一次,爸爸忍不住的暴脾气,便会顺手抄起扁担,就要把燕窝捅了。惊飞的大燕子不肯飞远,在院子里盘旋两圈,落在堂屋的上门坎,拼命地叫。 妈妈便劝爸爸:“你可别给它把窝捅了,一口泥儿,一口水儿的,垒个窝多不易呀!”我问妈妈:“燕子一个劲儿叫什么呢?”妈妈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它央求你爸呢!捅了它的窝,这帮小燕儿怎办呀?!”我下意识地抬起头,看着房梁上窝里的四只小燕儿,张着黄黄的大嘴巴,朝着两只大燕子不停地叫,看上去它们总是很饿的样子。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爸妈跟人提起我们姐弟时,总说我们是一帮“张嘴燕儿”。接着,妈妈模仿着燕子的语速说:“不吃你米儿,不喝你水儿,就在你这下窝仔儿”.......我们姐弟几个觉得很好玩儿,起哄似的一遍遍模仿着妈妈的“燕语”。爸爸似乎消了点气,嗔怪地反问妈妈“你懂得鸟儿语?”边说边把沾了燕子屎的面条拨出去继续吃。我问爸爸:“爸,您怎么不嫌脏啊?”爸爸说:“鸽子不吃喘气儿的,燕子不吃落地儿的,其实不脏,就是有点腻歪人,也不能把这净米净面的糟践了呀!”原来,爸爸是珍惜这“不掺假”的面条......之后,爸爸蹬着梯子,在燕窝下面吊起一块木板,上面又放了一个纸盒,才解决了燕子屎带来的烦恼。 四十多年过去了,古老的童谣、谚语,或许不再流传,但土坯房里的欢声笑语,依然荣绕在耳畔...... 有人说,总喜欢回忆过去的人,是正在走向衰老的表现。而我觉得恰恰相反。我们在都市的喧嚣里,寻觅静逸;在互联网的快节奏中,搜索从前的“慢”;在物质丰富的繁华里,渴望回归原生态的简单;当身体逐渐衰老时,我们更需要雀跃的童心与青春的浪漫....... 20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