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漫步】《日》与《月》

【文苑漫步】《日》与《月》

2015-10-15    13'34''

主播: 龙岩学院广播电台

257 0

介绍:
日月为明,阳光以炽热普照大地,月光以皎洁闪耀天空。 阳光给人以生命以尊严以希望以信仰。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为了冲破黑暗追逐光明而倒下了。 月光却给我们以冰冷以死寂以悲伤以绝望。但总是冰冷刺骨,依然有像嫦娥这般的人为了打破黑暗的现状而牺牲自己。 制造恐惧的不是黑暗,而是我们自己。 站起来,去追逐光明,去追逐理想,无论四周是否一片黑暗,无论自己是否能活着。这亘古不变的道理,即使穿越上千年,依然能给我们以鼓励。 20世纪40年代初期,全国抗战进入一个艰苦的阶段。巴金先生写下了《日》与《月》两篇散文诗,借古讽今,表达了那个年代人民对抗战胜利的渴望。《日》从正面歌颂了人们追求光明的决心,《月》从反面宣扬了远离寒冷的春天。两篇文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听众朋友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篇隽永的散文诗吧 日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得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上,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夜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播音:钟璐璐、庄艺超 供稿:黄铁宇 剪辑:胡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