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绝唱: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分享沙龙(5月好书榜排名第一

天鹅绝唱:布罗茨基《悲伤与理智》分享沙龙(5月好书榜排名第一

2015-06-29    128'22''

主播: 言几又书店

9227 28

介绍:
5月24日是布罗茨基诞辰75周年纪念日,我们选在这一天来共同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和散文家,上海译文出版社近日翻译出版的《悲伤与理智》是这部佳作的首个国内中文全译本,该书是诗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为其散文创作的集大成者,更是赢得了世界范围的赞誉。这部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译者刘文飞先生是将布罗茨基介绍给中国读者的先驱,1998年,由他执笔翻译的《文明的孩子》一度曾是中国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食粮,其中就有四篇名作选自这部文集。时光荏苒,十余载后中国读者终于得以一睹《悲伤与理智》的全貌。 本次活动上海译文出版社携手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联合举办,我们邀请到《悲伤与理智》的译者刘文飞,学者邱运华、翻译家高兴、汪剑钊、作家解玺璋一同来聊聊布罗茨基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伟大的诗歌和散文。 嘉 宾 刘文飞 本书译者,著名翻译家、学者,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 邱运华 著名学者,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解玺璋 著名作家、资深编审 高兴 著名翻译家、诗人,《世界文学》杂志主编 汪剑钊 著名翻译家、学者,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嘉宾主持 冯涛 翻译家、本书策划编辑 《悲伤与理智》 共收入散文二十一篇,大致分为回忆录、旅行记、演说讲稿、公开信和悼文等几种体裁。这些散文形式多样,长短不一,但它们诉诸的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诗和诗人”。这部文集可以说是通向布罗茨基的诗歌观和美学观,乃至他的伦理观和世界观的一把钥匙。文集中最后一篇作品《悼斯蒂芬•斯彭德》完成后不到半年,布罗茨基自己也离开了人世,《悲伤与理智》因此也就成了布罗茨基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散文集,是布罗茨基散文写作、乃至其整个创作的“天鹅之歌”。 在这部题材丰富、视界浩淼的散文集中,约瑟夫•布罗茨基开篇便用深沉内省的目光审视了自己在苏俄的早年经历以及随后去往美国的流亡生涯。接着,作者用惊人的博学探讨了诗歌的张弛变幻、历史的本质、流亡诗人的双重困境等一系列颇具广度与深度的话题,思维的触手延揽古今,上及古罗马贤帝马可•奥勒留,下至现当代诗人托马斯•哈代与罗伯特•弗罗斯特,将对存在本质的哲学探讨与对诗歌美学的炽烈情愫糅合锻造为继《小于一》之后的又一部世所罕见的奇作。 约瑟夫▪布罗茨基 「俄裔美国诗人,散文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文写作也十分出色,诺贝尔奖提及他对“英语特性的掌握令人惊讶。”自称为“俄语诗人与英语散文家的愉快结合。”著作诗集《诗选》(1973)、《言论之一部分》(1980)、《二十世纪史》(1986)、《致乌拉尼亚》(1984)、以及散文集《小于一》(198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