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帅X王小鲁:书籍与电影,这都是我的原始欲望

王小帅X王小鲁:书籍与电影,这都是我的原始欲望

2015-09-10    91'35''

主播: 言几又书店

573 33

介绍:
中国电影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观影热情在中国重新高涨, 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国电影的第六代导演却仍然处于艰难的转型期; 导演、院线、评价系统、管理——问题出在哪个环节上面? 中国电影格局的丰富性有待拓展! 中国独立电影何去何从? 中国电影的新时期应该具有什么素质? 「《薄薄的故乡》」 作者: 王小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楚尘文化 关于《薄薄的故乡》 从《青红》到《我11》、《闯入者》,他一遍遍在光影中回望他的童年所在地贵阳,作为一个“三线子弟”,他对讲述和发现这段历史有着无法释怀的责任感。 但这本《薄薄的故乡》却无关宏观历史。这本书中的文字、无意中幸存下来的老照片、儿时的素描、父母的家书等,装订而成的,是一个无故乡的人的精神故乡,是一个四口之家颠沛流离的命运。与其说它是在向读者讲述,不如说它是作者的私人笔记——在撰写整理这本笔记的过程中,他让自己沉浸到往事中,他发现自己不免絮叨,更加发现回忆的不可靠;他意外地找到以为早已丢失的照片和画,惊喜地知晓了一直好奇的谜底。 现在这本笔记已经完成,如一部最终剪辑而成影片,不再私有。 「创作者」 王小帅,1966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中国独立电影导演 。 1993年独立制片编剧导演处女作影片《冬春的日子》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1999年执导第一部体制内电影《扁担姑娘》入选戛纳电影节一种注目栏目。 2001年执导的影片《十七岁的单车》入选第51届柏林电影节竞赛片单元获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 2005年执导的影片《青红》获得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08年执导的影片《左右》获得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银熊奖和"特别关注"奖 。 2010年影片《日照重庆》入围第6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王小帅也因此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 。 2014年9月电影《闯入者》入围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 王小鲁,被港片电影界称为“最有希望和潜力的电影评论家”。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评论家,策展人,电影学博士。《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 王小鲁编著的《电影政治/王小鲁作品系列》是作者在《经济观察报》等报纸专栏文章的结集。作者从事影评多年,积累了一系列具有系统性的对于中国电影的观察文章。著有《电影与时代病》,《电影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