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上令狐相公状一

16、上令狐相公状一

2015-01-28    03'02''

主播: 朗读者

882 19

介绍:
不审近日尊体何如?太原风景恬和,水土深厚,伏计调护,常保和平。某下情无任忭贺之至。丰沛遗疆,陶唐故俗。自顷久罹愆亢,颇至荒残。轩车纔临,日月未几,旱云藏燎於天末,甘泽流膏於地中。堡鄣复完,汙莱尽辟。此皆四丈膺灵岳渎,禀气星辰,系庶有之安危,与大君之休戚。再勤龙阙,复还凤池。凡在生灵,冀在朝夕。伏惟为国自重。 某才乏出群,类非拔俗。攻文当就傅之岁,识谢奇童;献赋近加冠之年,号非才子。徒以四丈东平,方将尊隗,是许依刘。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徵於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自叨从岁贡,求试春官,前达开怀,後来慕义。不有所自,安得及兹?然犹摧颓不迁,拔剌未化,仰尘裁鉴,有负吹嘘。倘蒙识以如愚,知其不佞,俾之乐道,使得讳穷。则必当刷理羽毛,远谢鸡乌之列;脱遗鳞鬣,高辞鳣鲔之群。逶迤波涛,冲唳霄汉。伏惟始终怜察。 ========================= 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李商隐20岁,通过援交,令狐楚资助他去长安参加当年的高考,结果没有中(这个事情在之前读过的《上崔华州书》中有说过,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情绪多少有些不高——当然这时候他还不知道,此后五年,他还要经历多次这样的高考落榜的折磨,直到令狐綯给他开了个小后门,才勉强进了二本。 这一年,令狐楚由东都留守调任太原府尹,出任河东节度使。当时太原地区正闹旱灾,令狐楚过去以后实行节能减排、五水共治、打击黄牛等一系列政策,一年下来,居然没有大规模的流民逃荒事件爆发,可谓政绩斐然(令狐楚年轻时,老爸在太原当市长助理,他本人混迹太原市委办,给历任市委书记当秘书,写得一手好文章。德宗皇帝每每收到太原方面的通讯稿,都能看得出是令狐的手笔,算得上是写稿子出身。后来更是用文采赤果果地打洞了军队,制止了一起哗变事件。因此太原算是发家之地。这回回来当市委书记,可谓众望所归,是仕途上极为有力的一段过度。因为回头就到中央部委主持工作去了。)。李商隐在家复习闲得蛋疼,想到家里还有母亲要养,于是想出来打工,至少也是个半工半读吧——令狐楚还是一位好老师——于是他就给老令狐写了这封信。一开始说的“不审近日尊体何如”充分体现了李商隐的节操水准——这句话,在他以后信件中打头出现的频率之高,令人发指。好吧,就把它当成是,领导,冒号吧。我们接着说信。 第一段拍马屁,说你在太原如何如何牛逼,太原以前怎么怎么地,你去了变成了怎么怎么地,你呀,我看迟早是要回来到国务院主持工作的(这一点,算他说对了吧,难怪令狐看了高兴)。 第二段就是拉关系了。说我李某人,普普通通一个文艺青年,以前你对我可好了,我们还一起喝酒玩菊花。。。你对我的恩情天高地厚,并且资助我上大学,可惜我不争气,落榜了。现在,我多希望你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可以在你身边听从教诲,而你也能够继续资助我学习。假如我考上了,一定会很牛逼的。请你相信我。 嗯,基本上,这就是信件的实际内容了。 ps:正经说,这篇文章可以结合《祭令狐公文》一起看。年轻的李商隐,对亦师亦父的令狐楚还是怀着深情的。他少年丧父,处士叔教他古文,但是没有教他如何入世。十七八岁的时候遇上令狐楚,开始系统的学习写作,与令狐的儿子们混在一起,还不用考虑生计。那一段时间,也许是他记忆中最为安定平和的日子吧。“将军尊旁,一人衣白”——令狐死后,当时的少年脑子里的这个形象跃然纸上,才是催化伤痛的最大力量吧。 最后提及,上令狐相公状一共有七篇,这是第一篇,最后一篇写在开成二年。如果有时间,我会一一读来。
上一期: 苏州日记
下一期: 17、奠相国令狐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