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27.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药性赋》27.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2017-09-21    31'09''

主播: 1295416

258 3

介绍:
27、前胡1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石膏这味药,石膏治头痛,当然不是所有的头痛,而是阳明胃火上攻的,甚至哪种雷头风,头痛欲裂,暴躁火热上攻的。 中医认为,亢为害,承乃制。 你往上冲得厉害,我就有质重的药,清凉的药,像是给身体下一场清凉露雨,火热自熄。 所以说,非热盛不用石膏。 热到极处,人烦渴,就像夏天暑热一般,我们用白虎汤的意思就是制造一个秋天的场。 这种利用制造司机气场来治病的思想,记载于《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所以夏天脉势亢盛,就要给病人制造一个秋天夏收的场。 这时石膏就是一个下降下收之象,能够大加清降肺胃之火热,以止其烦渴。 所以最厉害的阳明实热发烧,高烧,在没有犀角的时候,用石膏更妙。 石膏除了直接清热外,它甘寒还可以保护人体阴分津液。 中医认为,留得一分津液,就有一分生机。 在降火之余,还能保阴,这样的药还是比较难得的,故玉女煎治胃热消渴用到石膏。 如果纯粹性是阳明热盛,所谓 阳明无寒证,那用白虎汤是正中下怀。 这种高烧来退它,就像斧头碰到柴。 如果病人不属于纯粹阳明热盛,它属于三阳受了寒,肌表束缚住,肌表透发不出,外寒内热,脉浮紧而数怎么办? 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要用两个理法合一——解表清里。 你表不解,热没有一个外出的机会,里不清,熊熊热势,就没法降下来,所以我们用柴葛解肌汤,治疗小儿高烧不退。 外为风寒束表,内里热炽盛,效果比较好。 有些人说,小娃子不方便服药,难以把握剂量怎么办?给他喝他也不喝。  不用担心,有种非常好的办法,你用大人的剂量开柴葛解肌汤都不怕,煎水给孩子吃一两调羹,剩下的可以给娃子泡脚,或者熏蒸,这样汗孔一开来,热就散,血脉一流通,脚一泡,热邪就被撤下来,人体皮肤也会吸收药力,特别是小孩子肌肤柔嫩,稍微熏蒸泡一下脚,就会微微出汗,那么肌表的寒邪一被解放开来,孩子浮紧的脉象原来像被绳子捆得紧紧的,一下子就像松绑了一样,孩子也不闹了,胃口也开了。 就用这种招法,大人孩子都接受,都没有副作用。 我们《黄帝内经》上说,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古医籍上告诉我们要用汗法来治疗表闭里热。 大家不要以为汗法就一定要服用发汗的药,我们前面不是跟大家讲到吗? 外治之法即是内治之法,内治之法即是外治之法。 我可以用羌活、柴胡、葛根来解表内服,也可以用它们煎水来外面熏蒸,熏蒸完后再泡脚,加强血液循环。 这完全是变内服药味外用泡脚方,但同样起到开汗孔,性血脉,解肌表,和阴阳的效果。 所以古人治病昭示我们大法,我们遵其大法而行,不用拘泥非得要把药灌给娃子,却是吃不了的,要权宜变通,不然的话,你都不能喝药,那再好在对证的药都没办法,你就没辙了。 所以说小孩子难以喝药的,我们要知道这种外用之法。 这正是用石膏在柴葛解肌汤里头,帮助解肌退热的招儿。 27、前胡2 好石膏我们补充到这里,我们开始讲前胡。 前胡除内外之痰实! 这是说前胡这味药,对于内伤或者外感导致的各种痰热壅盛,湿热堵塞的咳嗽,它都可以用。 由于它味苦,微寒,又归肺经。 所以它能够苦降肺中之气,使痰热随之下行的气机而往下撤,那么内伤外感导致的痰实堵道就解除了。 所以古人称,前胡这味药,乃下痰气之要药。 对于肺中气机上逆,痰浊这些浊阴不降,大家条件反射就要想到前胡下气去痰实。 《本草逢原》上说,前胡它擅长于下气,能治疗痰热咳嗽,胸中痞满诸疾。 为什么呢? 气下则火降,火降则痰易降。 大家看,痰字是病在两重火,哪方面的人容易痰浊壅堵,有三方面。 一个是烟酒比较多的,你看抽烟,烟熏火燎,喝酒酒性也如炎炎之火,跟烟酒沾上边的,没有哪个身体经脉不是被痰浊所堵塞的。 何以见得? 你看他们白天起来,起床第一件事是干什么?是吐痰,老觉得嗓子清不干,虽然你认为只吐出一点点痰,其实你能吐出的痰只是你身体储存痰的冰山一角而已。 设想一下,你的痰浊要从下面腰肾满到中焦脾胃,再满到上焦胸肺咽喉,最后不舒服才咳吐出来。 所以等你咳吐痰时,说明你身体已经亚健康了,已经有病理产物堆积很久了。 你如果不去清理身体,就会没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疲劳,随后疾病纷纷都会多起来,奇怪起来,因为中医认为,怪病多有痰作祟。 而这痰就像机器 的铁锈一样,锈迹不除,就会影响机器的运行,轮轴里痰浊锈迹很多,就转动不灵活。 所以当你觉得做起事业来,思维迟钝,记忆力减退,脑子转不灵活时,你就要想到是不是烟酒太多,导致痰浊太多,进而使身体经脉为痰垢所蒙,那么聪明才智怎么能发挥出来呢? 第二种类型的人就是平时喜欢吃肥甘厚腻,烧烤冷饮,这类人经常控制不住自己食欲,经常吃过饱过胀,水谷精微变不了津液,就会变痰湿,脾胃因为超负荷承载就会受伤。 古人说脾胃为生痰之源,就是这个道理,你脾胃伤了,源源不断痰都从这里出来。 所以治疗慢性的痰饮,不能只盯着痰治,要去治脾胃。 而我们提到的前胡,它只能够治疗已经生成的痰储留在胸膈肺部,它能够把这些痰实,通过降气降火,而刷下来。 但前胡对于生痰之源,却无可奈何,它不能够在痰浊产生的脾胃那里下手,不能够健运脾胃,使脾胃不生痰。 所以说上医治其未萌,中医治其已成。 上等的医生他在疾病将萌发的那个点下手治疗,中等的医生在疾病出来后盯着疾病治。 所以说你再会治疗痰,你也比不上那种不让痰产生的高手,高手就是在你还没有出手之前,就把这场战斗结束了。 中医称之为上工治未病。 要防治痰不生,很简单,青菜萝卜糙米饭,瓦盖天水菊花茶。 你七分饱,加上清淡饮食,那吃进来的东西不会营养过剩,通通被身体消纳吸收,又何痰之有。 大家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普遍身体矫健,将军肚啤酒肚的,难以找到几个,连中年发福的都少。 他们连吐痰的都不多,现在大马路上到处都贴着不要随地吐痰,要注意讲卫生。 说明现在人普遍都多痰,普遍都营养过剩,普遍都过胖,普遍都身心为痰湿壅阻活动不利。 别以为你没有吐痰,身体里面就没痰,中医认为痰分有形之痰跟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吐出来可见,无形之痰在经络脏腑里面游动停留。 就像水肿积液炎症囊肿一样,不单不为我们身体所用,还会阻碍我们身体正常的气化,影响到脏腑的升降功能。 所以保健养生你能够祛除身体痰浊,就能轻身耐老延年,痰为百病之母,它是各种病理产物滋生的大环境。 我们治病要治其母,就像斩草要斩其根一样。 所以不管疾病是如何千变万化,我们只需看到病人吐痰或舌苔黄腻,或声音沙哑,或肥胖,或睡觉打呼噜,或脉象滑数、濡缓,这些都代表他身体有痰湿阻道,都要考虑帮他身体洗涤洗涤痰垢。 同时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预防,因为药调最后都不如食疗,食疗才能防治其本,故而痰浊壅盛的人,我们中医第一句话就是要让他清淡饮食。 万病之毒莫过于浓。 抽出的血液浓浊,三高就来了。 吐出的口气浓浊,头脑就不清醒了。 排出的小便浓浊,前列腺膀胱就容易出问题了。 排出的大便浓浊不畅快,六腑就出问题了。 出的汗酸浓浊臭秽,五脏三焦皮肤就出问题了。 中医叫做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我们能够在疾病还没有长成气候的时候就下手,就源于这些精妙的望诊之术。 在疾病刚刚开始准备酝酿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通过饮食起居来保健养生。 那么对这些浓浊的代谢物反应,我们该如何提倡健康的养生观呢? 中医认为,阴者阳之,阳者阴之,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所以浓者应该淡之。 抽血抽出来的都那么多油脂,你怎么还不知道清淡饮食呢? 人体都肥肿成那样,你怎么还那么贪吃呢? 身体都不舒服了,你怎么还那么喜欢肥甘厚腻呢? 万病之毒莫毒于浓字。 浓之为病,唯一字可治之,曰淡而已。 故《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你如果有淡泊的心态,再配上淡泊的饮食,那么身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何患身体浓浊的痰垢不消。 所以古人说,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这句话完全直中疾病要害,你拿起来可以当金丹使。 为什么那么多浓痰,还啤酒饮料不断,不改为喝淡开水? 为什么三高数字不断飙升,还牛奶鸡蛋不断,而不改为淡水清茶? 病痛不是要你服药,而是要你回头!猛回头!! 你去观察那些在疑难杂病中能够挺过来,逆转病苦,回归健康的,最后活得有滋有味,不是他们找很多名医,也不是他们吃了最先进的药,而是他们善于修正自己过往种种不是,重新过上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前种种恶习,譬如昨日死。 今后种种良好习惯,譬如今日生。 你如果断除烟酒肥甘厚腻,牛奶奶酪甜品,这些贪食的习惯,就像想断除疾病痰浊那么急切,这样估计你的疾病真的好得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