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09:把关研究、潜网理论

传播学09:把关研究、潜网理论

2016-11-02    04'09''

主播: 觅游考研

3353 442

介绍:
传播学第9天,今日知识点:把关研究、潜网理论。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把关研究 A:把关人 把关人(gatekeeper)是指那些在新闻媒介系统中居于决断性的关键位置,对信息进行过滤和加工的人或组织,而这种对信息进行的过滤和加工过程就是把关。 传播学先驱库尔特·卢因于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最先提出这个概念,传播学者怀特在20世纪50年代将这一概念应用于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在把关的过程中,传播媒介形成一道关口,通过这个关口传达给受众的新闻或信息只是少数。 “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 B: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①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 ②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 ③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 C.把关过程的实质 ①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取舍的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尽管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得到传播。 ③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其中虽有记者、编辑个人的活动,但“把关”的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布里德与媒介组织中的“潜网 经过对美国几十家报社的调查,布里德在《编辑部的社会控制》一文中描叙了报社内部存在的一张十分微妙又非常强劲的控制网络。这个网络一方面确保媒介组织的传播意向得到顺利贯彻,另一方面防止不懂规矩的新来者对媒介组织既定行规的袭扰。 布里德认为“潜网”存在的原因是,社会的主要问题就是维护秩序和加强凝聚力,尤其是保持价值体系的一致。暗存在媒介组织中的这种控制网络,实际上是特定社会环境中更大范围的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引申到普遍意义上的群体和组织层面,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是群体传播的主要控制机制。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评价标准,其主要功能有协调成员活动、规定成员角色、保证群体的整体性。群体压力指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和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面对群体压力,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30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