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12:符号的定义、特征、功能、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传播学12:符号的定义、特征、功能、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2016-11-05    04'43''

主播: 觅游考研

2640 403

介绍:
传播学第12天,今日知识点:符号的定义、特征、功能、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符号的定义与特征 符号是用来指称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 一个符号包括“用什么来代表”和“代表的是什么”两个方面,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符号学中称为“能指”和“所指”。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具有任意性,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过程中约定俗成的。 符号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中介物,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没有符号,人类的传播活动和一切社会交往都无从进行,由符号所组成的符码成语言,是任何传播赖以进行的基础。 特征: ①指代性。符号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这种指代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联系; ②社会共有性。一种符号都在特定的社会中经过历史累计而创造、发展与丰富的,因此符号具有社会性,是一定社会成员所共有的; ③发展性。人们不断赋予旧的符号以新的意义,并创造出新的符号和符号体系。 符号的功能 ①表达和理解功能;②传达的功能;③思考的功能。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是一种有组织结构的、约定俗成的习得符号系统,用以表达一定地域社群和文化社群的经验。 人类语言符号的特点是: ①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遥远空间发生的事情; ②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在表达内容上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③具有发音的经济性,能够以最小的体能消耗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音声能力; ④具有巨大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表达内容的更新和表达方式的改进,也包括符号体系的相互转换和人工语言的创造。 语言的历史就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历史。对人类语言符号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语言学和普通语义学领域。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学科,由索诸尔创立。 非语言符号 非语言符号是除了语言符号之外的一切其他符号系统,它可以加强或者削弱语言符号的传播效果,同时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 非语言符号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声音的高低、大小等。也称为“副语言”,对语言起着辅助作用,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的意义。 ②体态符号。如动作、手势、表情等。又称为“肢体语言”。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与语言并用,在形成语境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是一种象征符体系,包括徽章、建筑、音乐、美术、城市、消费方式等。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42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