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6: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及意义

中新史6: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及意义

2016-11-24    03'45''

主播: 觅游考研

2420 279

介绍:
中新史第6天,今日知识点: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特征及意义。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第一次国人办报热潮出现的原因: 从19世纪70年代初期国人自办报刊,到90年代出现国人办报热潮,其间不过20多年。这一时期出现的著名报人主要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人。比较有名的报刊主要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这些报人报纸的宗旨是开民智、倡新学、救亡图存、富国强民,并且提出了许多具有见解性的办报思想,对今天的办报仍有很大的启发与借鉴。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是以维新运动为主流的,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政论性报刊,并成为主导型刊物。其主要原因也是由社会背景、历史状态而产生的。大部分报刊创办的宗旨是以鼓民心、开民智、启民蒙为根本,具有很强的救国图强意味,承载了报人很重的社会责任成分。 这一时期以康有为为首的爱国人士为了改革、救亡而办报、兴学。他们结合西方政治文化制度,对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文化危机有了清醒的认识,并对中国传统之学进行总结和评判,可谓是“近切时事”并“合中西之言以喻民”。 他们的爱国之情和强烈的社责任感促使了救国运动的蓬勃发展。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的特点: (1)报刊数量之大 其数量之大是我国报业史在此之前所不曾具有的,外报垄断的局面也被打破,中国人自办报刊成为主流。 (2)办报地区之广 此次办报高潮已由沿海城市延伸到内地大陆 (3)报刊品种多 此次国人办报高潮除了以政论见长的综合性报刊继续迅速发展外,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文摘性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以及青年、妇女、儿童等针对各类社会群体为对象的报刊,其中不少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 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对我国新闻事业的意义 在中国现代新闻传播史上,这是首次出现国人办报热潮。这次热潮,产生了著名的报刊和报人,提出了中国人的办报理念,革新了文风,为我国报刊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这次热潮在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特点: 第一,两个突破,即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第二,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 第三,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23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