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7:《中国日报》、《大江报》案、《苏报》案、葵丑报灾

中新史7:《中国日报》、《大江报》案、《苏报》案、葵丑报灾

2016-11-25    04'32''

主播: 觅游考研

1993 264

介绍:
中新史第7天,今日知识点:《中国日报》、《大江报》案、《苏报》案、葵丑报灾。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1900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由孙中山亲自操办并确定报名,陈少白担任第一任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日报》的主要宣传内容有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颂扬革命精神,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1902年与保皇派在广州创办的《岭南报》展开笔战,这是革命派与保皇派报刊的第一次交锋。 《中国日报》不仅是革命派的舆论宣传阵地,同时也是革命派在香港的重要联络机关。多次武装起义的策划组织和联络工作,都是在报馆内进行的。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 该报在版式上,字体横排,短行分栏,是我国近代报刊中第一家横排分栏的报纸。其副刊《鼓吹录》是我国报纸最早的副刊之一。 辛亥革命后,该刊迁至广州出版,1913年8月被查封,历经14年,是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革命派报刊。 “《大江报》案”:清末著名的报案。1911年7月17日,《大江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引起清廷注意。7月26日,该报又发表黄侃所撰写的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力倡“无规则打乱”,公然号召革命。文章引起湖北当局震恐,詹大悲和副总编辑何海鸣因此被捕,报馆被封。此事件引起国内舆论哗然,当局慑于民情,对詹等人只好从轻发落。 “《苏报》案”:我国近代著名报案。1903年 ,上海《苏报》聘请章士钊为主笔,章太炎、蔡元培为撰稿人,推荐邹容《革命军》,发表了章太炎《康有为与爱新觉罗之关系》等文驳康有为改良主义政见,鼓吹革命。该报的激进宣传引起了清廷嫉恨,清廷勾结上海租界于六月底逮捕章太炎、邹荣等人。7月7日,《苏报》被封。在租界法庭上,章太炎、邹容驳斥清廷的指控,慨然陈述革命,把法庭变为宣传革命的讲坛。1905年5月,章、邹二人分别判监禁三年和二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经过各报纸的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推动革命的发展。 癸丑报灾 1912年宋教仁被杀后,新闻界的深度报道令当局颇为不满。1913年袁世凯当局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时有发生,国民党系报纸被全部查封,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葵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成为葵丑报灾。同时也被新闻史上认为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27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